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上下五千年 >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 婉玲

冬至吃饺子这一项风俗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应该是比较常见的存在,因为在南北地区都是有一定的影响出现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冬至吃饺子的来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的故事是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看到受冻的百姓,十分心疼,为了帮老百姓驱走冬天的寒意,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冬至的风俗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的美食

1、狗肉。狗肉能够起到补气和温肾助阳的作用,是冬季进补的最佳选择之一。

2、八宝粥。热腾腾的八宝粥很适合冬天饮食温热软的要求,中医认为食粥可健脾温胃,且有一定的滋阴作用,正好对抗冬季干燥的特性。

3、坚果。中医认为坚果多性味偏温热,其他季节吃得多容易上火,而寒冷的冬季则是“雪中送炭”了。此外,坚果多数能补肾,与冬季的对应脏器“肾”正好呼应。适量食用坚果,称得上是冬至养生的窍门。

4、年糕。杭州年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节和冬至,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

冬至的起源传说

根据我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把冬至作为节日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并有互贺的“拜冬”礼俗。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冬至郊天”的祭天大典。这种祭典的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冬至也是我国最早被确定下来的节气。

冬至存在的意义

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古人认为从冬至的那一天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为“大吉之日”。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智慧结晶。


8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