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放鞭炮?春节放鞭炮最主要作用是消毒,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其化学组成为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春节为什么放鞭炮由来简介,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春节为什么放鞭炮由来简介
传说在远古时代的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它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是每年除夕的时候,它都会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百姓们十分害怕。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
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所以每年年末的时候,人们就会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大家还会放鞭炮来吓跑“年”。
驱邪避祟:传统文化认为,鞭炮的爆炸声可以驱散邪恶的鬼神、年兽和瘟疫,避免意外和灾难的发生,保护家庭平安。
迎接新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万事顺利,平安顺遂,因此需要用鞭炮来庆祝、迎接新年。
表达喜庆:鞭炮的爆炸声可以传达喜庆和热闹的气氛,也象征着迎接春天的脚步。
祭祀祖先:在一些地方,放鞭炮也被视为对祖先的祭奠和纪念,祈求祖先保佑后人平安健康,家庭和睦。
放鞭炮虽然是传统的过年习俗,但是每年都有因为放鞭炮而受伤或者导致火灾的现象发生。因此,人们应该严格遵守地方法则,在允许放鞭炮的地方才放,不允许放鞭炮的地方坚决不放。同时还要注意以下的注意事项。
1、孩子必须在父母的看护下放鞭炮。父母应该注意,年龄太小的孩子不宜放鞭炮,而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也应该在长辈的监护下放,防止发生意外。有的孩子害怕鞭炮等声音,家长在放鞭炮时,还应该将孩子抱离声音源,防止鞭炮爆炸声吓到孩子。
2、远离易爆物品。放鞭炮时应该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比如柴草堆,煤气罐等,一旦发生危险后果将不堪设想。
3、人群远离。燃放鞭炮时,人应该尽量远离,不可因为好奇而凑近。鞭炮声过响的话,还应该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4、放置稳当后再燃放。在燃放鞭炮时,应该将鞭炮高高挂起或者放置在安全的空地上。同时要注意周围是否有人,有人的话千万不能放。在放鞭炮时,千万不能用手拿着放,否则鞭炮在极短的时间内容易燃爆,后果不堪设想。鞭炮通常用香条点燃,很少用打火机、火柴点燃,使用明火应特别注意。
5、过一会再走近。鞭炮点燃之后可能会存在暂时没有爆炸的鞭炮,要过一会再走近,不要立刻走近,最好过15分钟之后再走近检查情况。
6、选购正规的厂商生产的鞭炮。在购买产品时要选择经检验合格的正规工厂生产的花炮产品。在放鞭炮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燃放规则进行。由于放鞭炮会给空气带来严重的污染,包括空气污染以及噪音污染,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人们的听力,影响睡眠,造成疲倦,让人感觉易怒、急躁等。因此,人们应该少放或不放鞭炮。
1、鞭炮不能投放在易碎容器中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要让其将鞭炮投放在易碎的容器中,若将鞭炮投放在易碎的容器中,很可能会因鞭炮爆炸将容器爆破,一些碎片可能会迸溅到孩子脸上、眼中等,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2、鞭炮不可再干燥的木柴中投放
鞭炮燃放后投入干燥的木材中很可能因为鞭炮的爆炸而引发木柴着火,假如木柴面积大,那么火灾造成的危害那是相当严重的。
3、别碰哑炮
自己或其他人燃放的鞭炮中,肯定有几个没有爆炸的“哑炮”,千万别让孩子去捡!因为有的“哑炮”只是引信燃烧太慢而已,往往等孩子过去捡的时候就会发生爆炸。
贴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通常由两句对称的话语组成,寓意新春的喜庆和吉祥。春节前,家家户户会在门口贴上对联和春联,用以表示欢迎新年的到来。春联的内容通常包括祝福、庆贺、吉祥和预示丰收等等,贴春联的习俗早已成为春节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粘贴窗花
窗花是一种剪纸艺术,用彩纸剪出各种吉祥图案和图腾,然后粘在窗户上,寓意喜庆和祝福。传统的窗花图案包括蝴蝶、花鸟、鱼虫等,现代的窗花则更具有时尚和创新性。窗花不仅是家庭装饰的一部分,也是对春节的热爱和热情的表现。
吃团圆饭
除夕晚上,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象征全家团圆、和睦幸福。这是春节最重要的一餐,通常菜色丰盛,有鸡鸭鱼肉、蔬菜等等,象征着新年的吉祥和丰收。
红包
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里面装有压岁钱,寓意祝福晚辈平平安安、健康快乐。红包的数量和金额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而有所不同,但红包作为春节的重要礼物和象征,一直是家庭和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以上几个习俗,春节还有腊八节吃腊八粥、祭灶神、送年货等等,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方式,但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为了庆祝新年,祈求吉祥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