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我们抬头看向正月十五的夜空,或许月亮每一年都在变化,但是有些传统依旧保留了下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元宵节起源于哪个节日,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元宵节起源于哪个节日1:
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
据相关资料记载,元宵节大致是起源于汉代。那时汉文帝刚铲除了一些后顾之忧,恰逢正月十五,于是组织庆祝,表示与民同乐,并把此日订为元宵节,至汉武帝时、司马迁在太初历中把元宵节列为民间节日之一。盛于隋宋,有“宋时汤圆隋时灯”的说法。如今元宵节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传统节庆了,到了这一天人们纷纷出来赏灯猜谜,十分喜庆热闹。
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润的,象征一家团圆的美好寓意,主要原料是用糯米磨成粉做皮,用花生、白糖或芝麻等当馅。据说在宋朝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在《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均有提及,成为了民俗必吃美食,在平时是叫做汤圆的,制作方法一模一样,只不过到了正月十五,为了配合节日,便被称为元宵。
赏花灯:正月十五的花灯不仅是自家准备的灯笼,也有官方举办的灯会,到了夜幕降临时,亮如白昼,十分赏心悦目,人们纷纷结伴出行,讨论各个花灯的模样,有的还会驻足小摊前猜灯谜,就是把谜语写在灯笼上,如果猜对了还有奖品获得。
舞龙舞狮:无论是舞龙还是舞狮,都需要由很多人合作表演,所以届时街上都是一大队人马热闹地走过,同时还伴随着鞭炮和烟花的声音,十分喜庆。
什么是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据《史记?乐书》中记载,早在西汉初期,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礼仪活动。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元宵节花灯,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
元宵节的起源和来历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