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上下五千年 >

包饺子的风俗来历

| 婉玲

“民以食为天”,这一古语形象地点出了饮食在华夏民族心目中不可动摇的地位,而作为中国最为盛大民俗节日——春节的必备食品饺子,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代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包饺子的风俗来历相关内容。希望会帮助到你!

饺子的来历1:

纪念女娲造人的功绩。相传女娲造人时,最大的困难是耳朵总掉,因此,女娲在土人的耳朵上扎个眼儿,用细线拴住后把线咬在人嘴里。百姓为此包饺子,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上馅,用嘴咬吃。

饺子的来历2:

纪念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功绩。张仲景曾发明一种“祛寒娇耳汤”,分舍给耳朵被冻伤的百姓。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熬,等煮好后将其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的“娇耳”下锅。人们吃下娇耳,喝了祛寒汤,只觉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张仲景舍药行动从冬至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早上食用。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饺子的来历3:

关于厨师和昏君的故事。从前一个昏君,听信奸臣潘奇谗言,想通过吃一百种饭得以长生。全国的厨师被召集到京师进行比赛。厨师苏巧生最终留下为皇帝做饭。但是做到最后一种时,苏巧生突然没了主意。苦闷之时他看到菜案上剩下的羊肉和菜,便拿起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角,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本以为会因此获罪,哪知皇帝非常满意还追问其名。

苏巧生看着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以上三种传说涉及了不同的人物,有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或虚拟人物,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抓住了饺子的形状特点。似乎民间更认为饺子是因其形状而得名,这为我们探究饺子的命名提供了一种思路。

出土文物中的“饺子”

在我国考古发掘中也多次出现与饺子相关的历史文物,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中晚期。1978年山东滕州薛国故城遗址墓葬出土文物中,有一套青铜礼器,其中一件铜薰内摆放了一些食物,这些食物均呈白色,三角形状,内有屑状馅料。经考古学家考察认为,这些食物可能就是现在我们所食用的饺子和馄饨的原始状态。

在重庆忠县涂井汉墓群的一座墓中,陶器庖厨俑的造型展示的是古代厨师正在厨案边劳作的模样,厨案的中心位置摆有捏好的饺子造型的陶器,饺子为半月形,馅料饱满,接口捏花边样,与当代饺子造型完全相同。这说明,饺子在三国时期已成为长江三峡地区人们喜爱的美食。

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以东约40公里的阿斯塔那一处晋唐古代墓葬群,其中发掘出土的被置放在碗中的饺子,无论形状和颜色都保存得很好。这些唐代的饺子,与我们现代常见的饺子大小形状非常相似。墓葬中还发现了一些制作面食的女厨俑,其造型动作包含簸粮食、磨面、擀面皮等,清晰地展示了饺子制作的全过程。

饺子与民俗文化

饺子成为节日食品的历史,最早不是在除夕夜,而是在冬至日。宋金盈之《醉翁谈录·卷四·十一月》:“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久无节叙,故民间多相问遗。至岁除或财力不及,不复讲此俗。谚有‘肥冬瘦年’之语。盖谓冬至人多馈遗,除夜则不然也。人家是日多食馄饨,故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语。开封俗语‘新节已过,皮鞋底破。大捏馄饨,一口一个’”,这是文献中记载的对冬至吃馄饨的解释。后来因为饺子和馄饨经常被混淆,所以有些地区改吃馄饨为饺子。

俗语中有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张仲景的传说也与冬至吃馄饨的习俗相关,但这传说在文献中不得考证。饺子成为除夕吃的食品,始于明代。据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和《明宫史》提及:“(除夕)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可见饺子当时已经作为大年初一的约定美食,而且也已有了饺子里包银钱的习俗。

到了清代,这传统得到发扬,《燕京岁时记》就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饺)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除夕吃饺子的习俗延续至今,南方北方都比较盛行。


2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