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上下五千年 >

历史文化知识故事

| 明君

《梦溪笔谈》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者沈括不但是个政治家,还是成绩显著的科学家,《宋史·沈括传》称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文化知识故事,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帮到大家。

历史文化知识故事

历史文化知识故事

皆有所论著”。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赞誉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和“中国科技史上的的里程碑”,“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外面春风得意,呼风唤雨的成功人士,长期遭受野蛮妻子的家暴,还曾因此一度抑郁得病,他的《梦溪笔谈》,就是在家暴中完成的。

沈括出身官宦世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自幼勤奋好学,十几岁就读完了家里的所有藏书。后来跟随父亲宦游四方,广文博见,为他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初,沈括以父荫入仕,任海州沭阳县主簿,开发农田,兴修水利,取得不错的政绩。三十三岁时他被任命做扬州司理参军,掌管刑讼审讯,后来又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开始研究天文历算。这时候他遇到了伯乐,大名鼎鼎的王安石,王安石时任宰相。沈括得到王安石的信任和重用,积极参与变法致力新政,成为王安石智囊团里的主力,沈括先后担任过中石油,中央财政,国史文献等重要官职,并不畏强压,罢免过碌碌无为的官员。

对内的重要贡献不用多说了,对外,沈括也是个手腕高明的外交家。当时的北宋与辽国之间战争不断,辽国将士勇猛,国君贪婪,不断向宋提出领土要求。宋熙宁八年(1075年),辽国派大臣来到东京,要求以黄嵬山为界,重新划分国界,宋朝如果同意他的要求,等于将国土让了三十多里给辽国。朝廷任命沈括为特使,和辽国谈判。沈括准备充分,才思敏捷,用事实据理力争,不卑不亢,胸有成竹,但谈判进行的不顺利。不久,沈括又受命出使辽国,再次谈判时,沈括提出以《澶渊之盟》为基础,以《天下郡守图》为依据,有理有据,有理有节,寸步不让,并出示了自己参与制作的木制地形模型,也就是现在的地图,详细的阐述事实。经过先后六次激烈的辩论,辽国自知理亏,放弃了无理要求。最终,沈括用优秀外交家的智慧和胆识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总领鄜延路军务,驻守延州,抵御西夏。他有胆有谋,敢作敢为,多次荣获军功,受到宋神宗的嘉奖。

殊不知,生活中的沈括因为娶妻不慎,是个长期遭遇家暴的可怜男人。淮南转运使张蒭曾经是沈括的上司,他推荐沈括去汴京作了昭文馆编校,他的女儿就是沈括的野蛮老婆。这个大家小姐,父亲是朝廷命官,出身良好,年轻貌美,却不得不听从家庭的安排,嫁给丧偶的老男人沈括作填房。可能心里委屈,也可能她根本不爱沈括,平日里对沈括轻则大骂,重则拳脚相加,毫无夫妻情份可言。沈括对她呢,就像老鼠见了猫,在她面前,唯唯诺诺,胆战心惊。而且这个女人,经常跑到他单位去无理取闹,让沈括颜面尽失,但又敢怒不敢言。晚年的沈括隐居镇江,致力于《梦溪笔谈》的创作。家有悍妻咆哮,不知他是如何写作的。据说,一次妻子发怒,竟然把沈括的胡子连皮带肉的扯下来,在孩子们的哀求下,母亲才罢休。老年的沈括用了八年时间,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完成了巨作《梦溪笔谈》。巧合的是,来镇江八年后,妻子去世。朋友们都替沈括高兴,庆祝他终于可以摆脱家暴阴影了。可是,失去妻子后,沈括却伤心欲绝,精神几度崩溃,有一次竟然因为想念妻子要投江自杀追她而去,幸好被好友救起。哎,婚姻生活,大抵如此,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几年前去过梦溪园,漫步园中,伴着潺潺的溪水,听悠扬琴音,看清风摇曳,竹影婆娑,赏山石俊美,在深斋驻足,于远亭独思,朦胧中,仿佛在和那个古人对话,但见,一身青衫,长须飘逸,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李清照故事

写悲愁和凄苦,从古至今,没有能超过李清照的。只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把所有文人甩了两条街。

南渡之后,李清照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和个人际遇,让她的精神悲不自胜,一纸薄墨,写不尽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凄凉。

行香子·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李清照的七夕诗词,自然是写给夫君赵明诚的,这个特殊的时节,天上人间,皆是浓愁。

这首凄婉动人的双调小令,写满女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她郁积于内的离愁。深闺庭院,蟋蟀低吟,梧桐落叶,一切都冷清寂寥,正值佳节,遥望天际,女词人不禁感慨万千,此时,夫妻二人分居异地,就像天上的牛郎织女不得欢聚,绵绵别恨,未有归期。

然而,这首深情似海的诗词,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成为女词人和丈夫感情生活的分水岭,之后,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感情急剧降温。

这首词《历代诗余》题作“七夕”,推断是建炎三年(1129年)李清照写于池阳(今安徽池州)。这年三月,赵明诚罢江宁(今江苏南京)守,五月,至池阳,又被任命为湖州知州,赵明诚独赴建康应召。李清照孤身一人,暂住池阳,恰逢七月七日,离愁别绪,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交融一起,付诸笔端,写下这首词作。

李清照和赵明诚属于一见钟情,婚后二人赌书泼茶,琴瑟和鸣,生活高雅有趣。之后的朝野新旧党之争,李赵两家都卷入了,“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恩爱夫妻曾经两地分居,面临被拆散的境遇。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经过几多波折,两人重新相聚,开始了屏居乡里的“归来堂”生活,虽然失掉了昔日的优渥生活,却换得了平静安宁的平凡乐趣。期间,他们专心研文,静

才女故事

1126--1127年,金人不断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靖康之变后,北宋朝廷崩溃。之后,赵构即位,南宋开始。1127年八月,赵明诚任职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

南宋政权初建,赵构迫于形势,起用抗战派李纲为宰相,但不久赶走李纲,同宠臣汪伯彦、黄潜善等奸佞小人放弃中原,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逃到扬州,一味言和苟安。对于当朝,李清照十分不满,屡写诗讽刺, 写下“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等词句,饱经离乱之苦的美女诗人,忍不住红颜一怒,愤然用诗歌表达自己对时事对国是的看法与不满。

而此时,丈夫赵明诚的行为却让李清照大失所望,建炎三年(1129)二月,御营统治官王亦叛乱,此事被下属察觉,并做了汇报,可赵明诚不以为然,未采取任何行动。下属只好自行布阵,成功击败王亦。天亮时,下属前去找寻赵明诚,却发现他早就利用绳子从城墙上逃跑了,因此,赵明诚被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对丈夫的感情也受到影响,至此,爱情,做了减法。国难当前,儿女私情已经无足轻重。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金石录后序》),行致乌江,面对浩浩江水,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随即吟诵出荡气回肠的《夏日绝句》,以项羽之死,谢江东父老的壮烈史迹,对南宋统治者进行讽喻,对楚霸王宁死不屈的英雄主义表示崇敬和呼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一个柔弱女子的铮铮誓言和心灵告白,如此豪情,如此壮烈,让七尺男儿无比汗颜,赵明诚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八月,赵明诚在赴任湖州时,中途染病而亡。

李清照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半生欣喜,半生愁苦。饱经忧患,颠沛流离,李清照并不惧怕,即使后来经历再嫁渣男,离异系狱的灾难,李清照的意志却始终坚强,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晚年的女词人,从个人愁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和笔墨投注到国家命运上,“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闾阎嫠妇亦何如,沥血投书干记室”,“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故乡何处是”,这些喟然长叹,既赞扬了忠臣良将的智勇,暗讽了南宋的庸碌无能,又寄寓着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抒发了其“烈士暮年”的爱国情怀,而这,也正是一个不屈者强大生命的流露。

心创作,搜求金石古籍,这对乱世夫妻,度过了人生中一段珍贵的美好岁月。


2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