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动自行车限行,新版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6月6日,广州交警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调整政策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广州电动自行车限行,新版方案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广州电动自行车限行,新版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据了解,新版方案主要对限行范围和限行时间进行了优化调整,在限行范围上,将“中心区域限行”调整为“部分路段限行”;在限行时间上,则将“全天候限行”调整为“全天、白天、高峰分层次、分时段限行”。
新版方案中,将限行路段分为了全天、白天和早晚高峰三个层次。其中东风路、黄埔大道全天限行,减少对城市交通大动脉运转效率的影响。其次,“一江两岸”、广州塔以及天河CBD商业中心,琶洲会展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区域周边道路实行白天限行,让散步休闲、观光旅游、商务交流有更优质的体验和感受。而在公共交通较为发达的重要主干道,则实施早晚高峰限行,包括南北向的解放路、天河东路、猎德大道,东西向的天河路、环市路、中山路、临江大道等,希望通过高峰期分流电动自行车,保障主干道交通的正常运行,引导电动自行车短途出行。
广州交警表示,在充分吸收各界意见基础上,广州交警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管理经验,立足广州现实情况,将上一版中的市中心区区域限行,进一步修改形成了中心区“路段限行”方案,目的是引导电动自行车成为短途出行交通工具,作为公共交通的有效补充。
据了解,之所以作出如此调整,主要是社会各界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看法不一,部分人认为电动自行车事实上已经成为买菜、接送小孩上学等短途出行的补充,应该通过引导和规范,让电动自行车、机动车和行人和谐共存。也有群众认为,市中心区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非机动车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资源不均衡,对中心区电动自行车也应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在统筹考虑各方群体实际出行需求和差异的基础上,广州交警通过第三方科研机构,对路网结构、道路所在区位和等级功能、人车流量和车速指数、常规公交和地铁覆盖率、非机动车道建设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估,进一步优化了限行的具体路段和时段。
广州交警表示,公布的限行路段中,有些是全路段限行,有些是部分路段限行,具体以通告为准。此外,广州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内环路、过江隧道仍按照《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全天限行。
针对此次限行方案,广州交警自6月6日起至7月6日止,在广州市公安局网站再次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市民可通过写信或者网页留言的方式进行反馈。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后,将于7月10日在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举行听证会。
接下来,广州交警将持续加强对路面交通秩序的管理,并会同市相关职能部门、各区政府抓紧推进非机动车道、停车充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减少各类交通工具之间的冲突和交织干扰,同时推动和完善电动自行车改装、超速的治理机制,以及外卖平台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从源头上治理电动自行车使用乱象。广州交警也呼吁广大市民,不要驾驶超标、改装电动自行车,拒绝超速、逆行、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做到守法出行、文明出行,共同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具体限行区域与时间
一、每天7时30分至9时30分、17时30分至19时30分禁止电动自行车在以下路段行驶:
1.天河东路、猎德大道(花城大道以北);
2.解放北路(大北立交以南)、解放中路、解放南路、解放大桥;
3.天河路(龙口东路以西)、环市东路、环市中路;
4.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中山三路、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中山六路、中山七路(康王北路以东);
5.临江大道(马场路以西)。
二、每天7时30分至19时30分禁止电动自行车在以下路段行驶:
(一)主干道路段:
1.沿江东路、沿江中路、沿江西路;
2.阅江中路、阅江西路、滨江东路(广州大桥以东)、滨江中路(海印大桥以西)、滨江西路(人民桥以东);
3.新港东路(华南快速路至科韵南路)。
(二)次干道、支路:
1.白云区:云城东路(齐富路至金园路);
2.越秀区:麓湖路(恒福路以北)、麓湖北路、麓湖横路、麓景路(麓景西路以北)、晴波路(海心桥以西);
3.天河区:金穗路(冼村路至华夏路)、花城大道(冼村路至华夏路)、珠江东路、珠江西路;
4.海珠区:会展东路、会展西路、琶洲大道东、琶洲大道(华南快速路以东)、广州塔路、艺苑路(艺洲路以北)、双塔路(磨碟沙路以西)、艺洲路。
三、全天24小时禁止电动自行车在以下道路通行:
(一)内环路(含A线、B线)及高架放射线;
(二)广州市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过江隧道;
(三)黄埔大道西(石牌东路以西)、东风东路、东风中路、东风西路(西场立交以东)。
以上限行路段有些是全路段限行,有些是部分路段限行,具体以通告为准。此外,广州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内环路、过江隧道仍按照《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全天限行。
当前,社会各界对限行主要持两种观点
一是认为电动自行车事实上已经成为买菜、接送小孩上学等短途出行的补充,应该通过引导和规范,让电动自行车、机动车和行人和谐共存;
二是认为市中心区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非机动车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资源不均衡,对中心区电动自行车应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考虑到两种观点都有强烈的呼声,为寻求各方“最大公约数”,在统筹考虑各方群体实际出行需求和差异的基础上,广州交警通过第三方科研机构,对路网结构、道路所在区位和等级功能、人车流量和车速指数、常规公交和地铁覆盖率、非机动车道建设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估,进一步优化“限行”的具体路段和时段。
广州电动自行车上牌
审核:
第一步:关注“广州交警”微信公众号,进入电动车服务,在公众号里实名认证,并进行相关交通知识的视频学习;
第二步:准备个人身份证件(外地户口无居住证亦可办理)、车辆合格证、销售发票、待上牌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无需合格证和发票,可选择容缺办,旧国标必须有合格证,发票也可以选容缺办),在“个人电动自行车登记办理”栏目,录入上传个人和车辆信息【传车辆全照(左前一个,左后一个,要拍到脚踏)】上,提交申请;
第三步:签正楷电子名,等初审短信结果((特别提示:一个身份证号只能办理一个号牌);
上牌:
关注“广州交警”微信公众号→业务办理→电动车服务→办理记录→第三方保险→行驶证可选自提亦或快递(建议快递,自提要到较远的车管所领取)→选定日期和时间段,确定预约。
上牌费用:意外保险费(自愿勾选,不同档位价位不同),上牌工本费30,牌托架20(自愿选择),行驶证快递20,合计50元(最低价位);
现场上牌注意事项
1.需要带车主身份证原件(如委托经办,需要车主和经办人原件);
2.手机预约成功的截图(必须当天预约成功,否则上牌点不给上牌);
3.上牌车辆,要求跟合格证原貌一致;
4.车辆合格证(务必保证合格证号码和车架号一致);
5.现场称重,电车+电池,不能超过55公斤(无论新旧国标,如确认超标,可提前卸下几块电池推车过去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