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立春节气的由来是什么,供大家阅读参考。
立春节气的由来是什么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C—22°C的时段。
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只知道打猎,不知道种田,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生活很苦。后来,出了个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人们才开始种庄稼,生活慢慢好起来。所以,前后五帝都很关心农事,到了周朝的时候更把务农的事提到朝议上,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迎春仪式,与民同耕。
传说那时的仪式很隆重,在立春的前一天,地方官洗完澡,穿上素服,不坐轿子不骑马,步行到郊外,聚集乡民,摆桌上供,烧香磕头,并在供桌前做一个象征春牛的土牛,让衙役扮做象征丰收的勾芒神举鞭去打,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春季的开始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是开始的意思,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就从此开始了,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在的春节叫立春节,如果立春正好赶上正月初一,那就是岁朝春,百年难遇,民间认为这一年的收成肯定会好。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复苏,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
1、祭祖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
2、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
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3、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4、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5、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辈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立春其实是古人的春节。立春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岁旦等。秦汉以前,以立春为岁首,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的开启。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为一“岁”,从农历一月一日到下一个农历一月一日为一“年”。古时“岁”和“年”是有严格区别的。
秦汉以前,重大的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除旧布新等活动都在立春日及其前后几天举行的。但当时各地历法、岁首日期不同,风俗习惯、岁首节庆的民俗也不同。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进行历法改革,规定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又称“年节”、“元旦”。至此以后,之前立春时的诸多习俗逐渐出现在农历正月初一,文献上也开始有了岁首祭祀的记载,如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立春成了单纯的节气。
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采用公历纪年法,规定从1914年起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各地风俗习惯互相融合,我们今天主要的传统节日民俗在汉代时已经普及。
节日起源、发展和普及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我国传统节日,由远古时期发展而来,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原始信仰、宗教祭祀、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古代以农立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因此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的节日,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那么立春之日古人有哪些习俗呢?
1、迎春
立春之日迎春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礼祀·月令》中记载,立春时周天子亲率诸侯、卿大夫等去东郊迎春、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汉代仍承此俗并延续至后世。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迎春活动。
迎春于立春前一日进行。迎春就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等迎接回来,以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句芒神,又名句芒、木神、春神,是主宰农业生产、草木和各种生命生长之神。迎春之前必须进行事前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时设春官两名,春官顶冠饰带如同公鸡,走在迎春队伍前面沿街高喊:“春来了”,“春来了”,俗称“报春”。这天无论士、农、工、商,见到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接着是鼓乐仪仗队伍,官员们身穿朝服紧随其后,最后是农民队伍,人人手执农具。迎春队伍一路锣鼓喧天、浩浩荡荡来到东郊事前制作好的泥塑“芒神”和“春牛”前,行礼、作揖、祭拜,仪式隆重而庄严。礼毕,将二者接回城中。
2、打春
打春又叫“鞭春牛”、“鞭土牛”,就是把立春前一天从城东郊接回来的“春牛”于立春当天用彩鞭抽打,意为鞭策老牛下地耕田之意。立春时分,官员三次鞭打“春牛”后由农民将之打碎,这样春牛在制作时塞满肚子的五谷就洒落在地,人们争相哄抢,把捡到的谷粒放进自家粮仓,寓意仓满粮足。清人《燕京岁时记》:“……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因此立春又叫“打春”。宋·晁冲之《立春》诗:“自惭白发嘲吾老,不上谯门看打春。”
一个“打”字,透着欢快和喜庆,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牛是主要的耕作工具,农事其实就是牛事。没有牛的耕作,哪来的五谷丰登?整个冬天,牛都卧在家中,吃得膘肥体壮,身子骨也懒了。春天到了,是需要敲打一下,给它提个醒:伙计,是下田耕作的时候了。至此,春天的繁忙拉开帷幕。
3、游春(游行、探春)
游春是一项流行于民间的祭祀游行活动。游春队伍首先到达事前选定好的春场(场地),绕场两圈,然后站在各自的位置上。场地设有报春台,打扮成公鸡模样的报春官手执彩旗,一报——“风调雨顺”,二报——“五谷丰登”,三报——“国泰民安”。每报一声,队伍同声呼应一声,报者均有赏。
仪式结束,游春活动开始。锣鼓队走在前面,中间是由四人或八人抬着的巨大“春牛”,之后的人们装扮成不同的代表春天形象的模样,如牧童牵牛、大头娃娃送春桃等。队伍在周围村庄、大街小巷穿行,边走边舞,热闹非凡。这次游春是开始踏青的信号,直至端午节期间都是游春的好时机(立春当日游春叫探春)。
4、咬春
立春当日,吃春盘、春饼、春卷和生菜等谓之“咬春”。
春盘就是把生菜、瓜果、饼糖放在盘子中(或拼成盘)用来自食或馈送亲友,取迎春之意。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食生菜意为迎新。
春卷也叫春蚕。《岁时广记》:“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
另外也有吃萝卜的。明《酌中志》:“立春之时,无贵贱嚼罗卜,曰‘咬春’”。立春萝卜又称“子孙萝卜”。立春吃萝卜可能是因为价格低廉,穷富都吃得起的缘故;或者是萝卜具有通气、解春困等功效。
5、“送春”
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
6、朝贺
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记载:立春之日,文武百官要入朝觐见天子,齐呼万岁。
四、春季养生
立春后气温开始回升,但天气仍以大风降温为主。春季最大的天气特点是乍暖还寒,冷暖交替:一是昼夜温差较大,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暖风熏得游人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二是冷空气活动频繁,春季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