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是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今天小编整理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的含义和传说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腊月二十三祭灶的含义
祭灶又称送灶,即祭送灶神升天的宗教性活动。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把灶神神化,奉其为掌管家庭饮食生活的神明加以崇拜。按照民间迷信传说的说法,灶神要在小年 这一天的晚上返回天宫,向玉皇大帝去汇报。因而,灶君对这一家庭的评价好坏就会严重影响到玉帝的赏罚奖惩,将给他们带来直接的祸福。所以,过去汉族人民的祭灶仪式隆重而虔诚。
古书中记载的灶王有名有姓,说他名隗,状如美女。又说姓张名单,其夫人名卿忌,生有六女,皆名察洽,他是被玉帝打发下凡变为地精灶君的。在他上天时,一旦告凡间的状,罪状轻则减寿百日,重则减寿三百日,所以祭灶君上天谁都不敢怠慢,也不能忘记。民间还有一种传说,说有一位一贫如洗的张秀才,为求功名上京赶考,时值数九寒冬,饥寒交迫,昏倒在一家财主的门洞里。财主家有个心地善良的烧火丫环,见此情景便偷偷送来饮食和衣服,把秀才救了过来。秀才深为感激,二人互有爱慕之情,遂海誓山盟暗订终身。不料此事被主人发觉。秀才走后,主人即对丫环百般虐待与凌辱。好心的丫环不甘忍受,就在腊月二十三日这天一头扎进灶坑里烧死了。次年这天,张秀才得第回来,寻找救命的丫环,当知道她不幸身亡时,悲痛欲绝,也愤然扎进灶坑身亡。这对恋人的刚烈行为,感动了玉帝,封他俩为灶王。所以,我国各地对灶王是男是女,说法不一,有的地方叫灶王爷,有的地方则称为司命翁妈,可能与这个传说有关。据说,他们受玉帝重托,整年在厨房监视人间的善恶行为。并把看到的情况分善事和恶事分别装进玉帝赐予的两个罐子里,以便到时向玉帝申报。“恶贯满盈”一词即由此而来,它说明民间习俗常常足反映着人们的善良愿望和要求的。今天,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祭灶节的习俗已不存在了÷但祭灶特有的传统小甜食,如糖冬瓜,松糕、酥饼等,却为人们增添了节日的甜美和欢乐。
祭灶是小年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据我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灶诗》:“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在清朝中期之前,祭灶日一直是腊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时期,都是腊月二十四祭祀。《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是夜送灶。”《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中说,乾隆一朝,每年腊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于坤宁宫。 [4]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上行下效,北方地区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祭灶即是送灶神升天的祭典。
祭灶是一种古老的习俗,《论语》中就有“与其媚于奥,宁于灶”的记载。在汉朝以前,祭+灶一般在夏初举行,到了汉末始改在冬季。《后汉书·阴兴传》记载,西汉宣帝时,有一个叫阴子方的人,为人至孝仁义。有一次他在腊日早晨做饭时见到了灶神,立即叫拜,并把家里的黄羊杀了来致祭。从此以后他成了巨富,有田七百余顷,舆马奴仆可以与邦君比富。人们纷纷向阴子方学习,在腊日以黄羊祭灶神。
各地祭灶的时间不尽一致,一般说来,北方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南方在腊月二十四祭灶。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即是“官三(二十三)、民四(二十四)、蛋家五(二十五)。”
民间祭灶时,要在灶前贴一两只灶神升天时骑的纸马,并用糕饼、酒果、关东糖等作为祭品。祭毕,将旧的灶神像揭下,待到除夕 夜,再焚香楮“接灶”,在灶前贴一张新的灶神像。
祭灶有祭素灶与祭荤灶之分。古时祭素灶时多用关东糖、糖饼、草豆以及枣、栗、核桃、黍糕等,祭荤灶时则用鸡、鸭、鱼、肉和美酒。
吃灶糖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过小年时,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吃饺子
小年那天除了要祭灶,民间还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做米饼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