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民俗风俗 >

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 枝寅

大寒的到来,代表着一年即将结束,而新的一年也同时在向我们招手。我们都知道新年总要代替过去的一年,每次都需要重复着这一规律。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供大家阅读参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大寒的习俗

一、迎灶神

常用的灶神联上也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所以俗语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之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也有的地方对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合祭的,便不存在这一说法了。

二、食腊八粥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三、大寒迎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四、喝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到了腊月,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粘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

南京冬日喜欢食羹还有一个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乎乎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大寒保健的正确方法

大寒时节注意暖脚

大寒的时候,是天气较冷的时候,但因为天气的变化,而且许多人会外出,毕竟是过年期间,因此,一定要注意,对腿部的保暖。我们都知道,脚部只要保暖工作做好了,全身都会暖和,因此,大寒外出暖脚是必须的。

大寒时节适宜慢动

大寒的时候,天气不好,而且过年的运动量本身就大,所以,这个时间段的养生指导是会让你尽量选择慢运动,例如,打太极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一天忙里忙外多的话,运动可以自然省略,不必刻意去做。

大寒时节少盐多苦

大寒的时候,这个时候,因为天气要转暖了,而且过年也是大油大肉地吃,尽量记得,要吃清淡一些的食物,尤其是吃盐少一些的食物。慢慢地春燥来了后,就需要下火,吃一些苦类的食物了。而且对于过年上火吃苦类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的。

大寒时节避免久坐

过年期间,也是大寒期间,许多人会选择在一起打麻将,或者是坐一起聊天,玩乐打牌。但是,大寒天气的时候,记得,最好是忌久坐。久坐会容易导致你下肢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出现静脉曲张等,尤其是老年人,半个小时要起来走动走动。

大寒节气的由来

寒是我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大寒不冷倒春寒

正常年份从立冬到早春,气温应逐渐回升,只是三九、四九较冷。但有的年份冬天和早春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到晚春气候突然变冷,气温低到。℃,产生霜冻,人们称为倒春寒。正如谚语所描绘的:“五九四十五,人们街头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

我们知道,春季是冬季风过渡到夏季风的季节,处于冷季转换到暖季的过渡阶段。这时,南方的暖湿空气虽然天天北上,但北方的寒冷空气势力仍然较强,每隔3~4天或5~6天就分裂成小股冷空气连续南侵,南北两股气流汇合,出现阴雨天气,使回暖的天气重又变得寒冷,出现”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的现象。

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倒春寒出现的时间也不一样。内蒙古地区常把出现在4~5月份的低温称为倒春寒,华北地区把出现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低温哄做倒春寒;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则把2月下旬到3月底期间的低温称为倒春寒。早春正是小麦返青期,一些早春农作物和蔬菜幼苗正处于生长萌发期,体内水分逐渐增加,对寒冷气温非常敏感,如果气温突然变冷,农作物不能适应,就容易被冻伤或冻死。


6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