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民俗风俗 >

中国过年风俗都有哪些

| 杨杰

“春节”这个词,最早并不是我们当前所说的这个意思。真正将夏历新年定名为春节的,是在辛亥革命后,以1月1日为新年,算是和国际相接轨。为了和旧时沿用的夏历新年有所区分,则把旧时的夏历新年改成了春节,方便区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中国过年风俗都有哪些,希望你喜欢。

中国过年风俗都有哪些

1、腊八

腊八是指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的第八天,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2、祭灶

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又称为小年。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关。”旧俗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请灶君吃吃喝喝,贿赂灶神,让他醉饱上天,不要议论人间短长,回来时最好带点儿钱来分分,祭灶不仅是为了免灾,更重要的是为了祈福。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3.送灶

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祭灶果。祭灶果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或8色,或12色,吃到嘴里都是又甜又粘。供毕,将贴了一年的“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像与纸扎的马一起烧掉,祈求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保佑一家平安,“灶君封位口,四季无灾愁”。祭灶果则由家人、主要是小孩分而食之,“吃了祭灶果,脚骨健健过”。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来,即将新购来的灶君神像贴到灶台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成员都要回家过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糖瓜)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就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4、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中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5、贴春联,门神,年画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6、请神,拜神,送神,烧香,燃烛,挂灯笼,

请神旧时一种迷信活动。召请神灵以求保佑,指示吉凶。拜神就是一次小的祭祀,送神,也是原在人间鉴察人们言行善恶的灶神与其它诸神,人们将其一年一度地送回天庭,让其向玉皇上帝禀报人间善恶,以定来年人们的吉凶祸福。

7、拜祖先

拜祖先,行三跪九叩大礼,以表示感谢这一年来诸神明及祖先的保佑,祭祀神明,随后再依次向长辈问安行礼。

8、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鲍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等等。团年饭的食材和菜式多寓意吉祥,如广东取谐音“发财”“好市”的发菜和蚝豉,江淮地区的人们常会吃象征圆满、团圆的圆子(原材料和做法花样很多),北方人则吃象征元宝的饺子。日本则会吃象征长寿、称为年越荞麦的荞麦面。

9、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10、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

11、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镇压它们而化凶为吉。此外,还有一种名副其实的压岁钱,是由晚辈给老人的,岁,就是年岁,岁数,压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中国人春节有哪些风俗

年末廿三/廿四

忙年

年末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间称为“小年”,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了。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民间百姓相效仿,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老传统。

扫尘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是年前除旧布新习俗之一。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年末廿三/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扫屋”。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辟邪除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祈求与愿望。

祭灶神

农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点烛、放纸炮等。祭灶这一民俗活动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但在最开始的时候祭灶的日子并不是在小年日。郑玄注《礼记·记法》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传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除夕,这几天都是灶神回宫的日子。除夕当天,则要重新请灶神下降,百姓都会先贴上灶王爷的神像然后再开始准备除夕的年夜饭。据我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地方习俗:江苏苏州乡贤宋朝诗人范成大有《祭灶词》传世,生动描写了宋时苏州人家送灶的习俗,其诗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少留恋,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争斗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据老苏州人回忆,送灶最重要的除了“糖元宝”外,还有另外一些供品,如灶神纸马、灶帘、灶锭等。

年末廿五

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个别地区有这样的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接玉皇

民间传说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廿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闲暇娱乐好时机。

年末廿六

关于腊月二十六,民间还流传着“腊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说法: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或“二十六,割刀头”,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故此称为“年肉”。

在部分地方乡村,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烟、酒、鱼、肉、鞭炮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年味已渐浓了起来。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条件稍微好点的,也不过是能吃上点窝窝头与野菜什么的,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的劳力们纷纷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因此,腊月二十六炖猪肉也被称为“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年末廿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俗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二十七,洗疚疾”。

年末廿八

北方一些地方有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说在农历十二月廿八日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里打扫卫生,贴年红(挥春),迎接新年。

岁除

除旧迎新

“岁”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挨年近晚、岁穷月尽”,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此期间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自古就有贴年红、祭祖、团圆饭、守岁等习俗,经久不息。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祭祖大节。

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除旧布新、迎接新年。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清扫庭舍、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拜神祭祖

除夕祭祖是过年重要习俗之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报祭祖先的恩德。除夕,人们会摆上菜肴、倒上美酒,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祭祀祖先,不仅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民俗节日永远的主题。

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贴年红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门神: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春联:即对联,亦名“门对”、“联对”、“桃符”等。一说春联来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25-26]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窗花: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吊钱:贴吊钱的历史由来已久,因名称中带有“钱”字,把它们挂在门前檐下,预示着新的一年中财源会滚滚而来。

倒“福”字:每逢新春佳节,有的地方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倒"福"字。春节贴倒"福"字,取其谐音“福到了”,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横批:横批是指同对联相配的横幅,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的楹联。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作用。

年夜饭

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压岁钱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春节习俗之一。压岁钱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守岁

守岁,又称照虚耗、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岁到来;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的地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即通宵守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节期习俗

正月初一

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从正月初一开始便进入迎接新禧、祭祀神灵、祈求丰年主题。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送旧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正月初一拜岁,迎新岁。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道贺新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多地方有正月初一早上吃素的习俗。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拜岁

拜岁,是古老的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奉祀斋菜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为上古纪元星名,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如《三命通会》中所讲:“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拜岁是历史最悠久的过年传统风俗,这古俗如今在广东,尤其在吴川一带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代代相传。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开门爆竹”一说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斋日

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斋菜拜祭太岁神,早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开年(开斋日)

春节习俗活动(18张)

照传统说法,除夕辞旧,大年初一迎新,初一迎新要吃斋,初二解除斋解等禁忌,是崭新的开始,俗称“开年”。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一般备发菜、生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现代人也有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姑爷节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岳母拜年。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利是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潮汕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区由于路途的原因可能会住下并吃晚饭)。

拜年

拜年,即是新年期间走访亲朋好友互贺新年的一种方式,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赤口

古时在中国南方民间,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古时在香港,人们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则不吉,故此,“小年朝”例应祀祖祭神。

小年朝

年初三又称“小年朝”,有祀祖祭神的习俗。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亲朋好友之间不可互相走动拜访,还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小年朝:古载,初三日,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正月初四

羊日

《岁占》中说: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正月初五

南方部分地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祭财神”。

五祀即迎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正月初四24点后),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五路神又称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四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据说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六

送穷鬼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51]汉代东方朔《岁占》收录的古俗认为,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挹肥

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

开市大吉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正月初七

人日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在文字记载上,汉朝开始便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

踏碛

在西南地区,人们会结伴郊游。《荆州图经记》:(奉节)夔府人重诸葛武侯,以人日倾城出八阵碛上,谓之“踏碛游”,妇人拾小石之可穿者,系于钗头,以为一岁之瑞。

正月初八

开工日、谷日、年例、游神赛会

派利是

年初八是开工日,派发开工利是,是广东老板过年后第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利是”亦有写作“利市”或“利事”。派利是,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利市”一词古已有之,早在《易经》中便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谚考》亦提及“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的说法,由此可见,利市亦有好运的意义。

根据《易杂注》所载:“营商利市,营达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于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年例

年例,古老传统贺岁方式之一。年例文化源远流长,有历史,乏记载。所谓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是指每年定期(主要集中在新年期间)举办的群体大型祭祀活动。年例礼俗以敬神、游神、摆宗台(做醮亦称摆醮)、祭礼为核心,并伴以各种民俗文化表演节目和宴请亲朋好友,而开展的群体性祭祀活动;主旨是酬谢天地神祖恩德,驱邪祛疫,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

顺星、谷日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阴则年歉,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

正月初九

九皇会

古时全国许多地方,如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均于农历九月一日至九日连续九天盛行礼斗之俗,谓之九皇会。北斗九皇由北斗七星和左辅、右弼构成。《玉匣记》说:九月初一至初九日,北斗九星隆世之辰,世人斋戒,此日胜常日,有无量功德。九皇信仰的影响很大,这种崇拜在民间逐渐演变为礼斗之俗。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广东地区于九月九日,多建九皇会以礼斗;在云南,礼斗已为滇俗,九月朔至九日举办,最为虔诚;浙江杭州的礼斗日期则在六月朔至初六,礼俗大抵一样。

天公生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开灯、灯酒宴

开灯酒会(7张)

正月初十,南方部分地区有开灯的习俗,设开灯酒宴。该日,男孩之父必购八角纸灯一盏,悬挂在祠堂或庙堂正中央,以求让祖先认识自己的子孙而加以荫佑,或请神明进行保护。灯酒会的习俗包括开灯、投灯、饮灯酒等一系列习俗活动。

石不动

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石头生日:在这天是石头的生日,所有石制品都不可使用。

贺老鼠嫁女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正月十一

子婿日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正月十二

十二搭灯棚、做斋头、做醮、标炮

做斋头、标炮(6张)

正月十二,搭灯棚,做醮,做斋头,标炮。“做斋头”礼仪复杂,当天早上要从庙里请神回家,并安坐大堂之上,供奉糖果香火;“做斋头”机会难得,是荣耀之事,因为人们普遍认“做斋头”可得到神的厚爱,会带来好运,来年会发财胜手,心想事成,因而都隆重而为之;“做斋头”一般都摆斋头酒。

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三

舞狮、飘色、游神、庙会

正月十三、十四,舞狮、飘色、游神、庙会。也有传说正月十三是“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

正月十四

试花灯、游神、庙会、送蛴蟆

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农历正月十四,四川蓬溪县有“送蛴蟆”传统民俗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员不仅能吃到正宗农家“坝坝宴”,还能手持竹制灯笼登山,燃放烟花并“送蛴蟆”,迎接农历新年的好运和良好祝愿。

正月十五

赏灯、游神、游灯、押舟、放烟花

元宵灯会

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灯节,习俗活动主要有赏灯、游灯、押舟、放烟花、闹元宵等。元宵节的节俗非常有特色,赏灯与放烟花也是元宵主要习俗之一。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灯会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比如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庙会

逛庙会是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

吃汤圆

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亦称“元宵”。汤圆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汤圆也寓意团团圆圆。

演社火

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还要几个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里包括踩高跷、跳钟馗、花车等等。

2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