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民俗风俗 >

寒衣节的起源及习俗

| 梓炫

寒衣节这一天,人们会准备贡品、焚烧寒衣,为逝去的亲人送去御寒的衣物,寄托了今人对故人的深刻的怀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衣节的起源及习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寒衣节的起源及习俗

寒衣节的起源

因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

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因为有关汉族民间于十月初一“烧献”的记载,直到宋代才出现于文人的风土记述中,如果说寒衣节是先秦时就形成的,那就很难对这么长一段时间内的记录空白作出合理解释。所以,也有人推断寒衣节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

寒衣节的习俗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这天有家祭、也有墓祭,而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北方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送寒衣不仅是传统习俗那么简单,给在世的人送棉衣,更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寒衣节最重要的一点:“尽孝和关爱老人”,这是华夏儿女不能忘却的重要传统:“孝养父母,天经地义”。

寒衣节用年年烧吗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在收获的时候供奉先祖的习俗,不仅是对于收获的感激之心,也是感谢先祖的庇护。寒衣节的时候可以烧鞋子和衣物。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以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因为寒衣节的时间正好是冬天,所以这也代表着对于祖先的记念,希望他们能够在寒冬时候有衣物可以避寒。这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不仅思念亲人,更感激先祖为我们的付出。

寒衣节的历史变迁

周代"祭腊日"

最早的是来源于周人的腊祭日,农历十月初一日,周天子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据《礼记·月令》记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大行奖赏抚恤。腊祭时,要以捕获的猎物为祭品,由天子依照祭祀礼仪,向天地诸神祈祷,并祭祀历代祖先。这一天,也是朝廷慰问农人,颁布新令的时间。

诗经"流火授衣"

《国风·豳风·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句。农历七月以后,大火星(即心宿二)向西偏移,"知暑渐退而秋将至"。到了农历九月结束,就要添加冬天衣物,天气就要寒冷。而《七月》中记载"十月涤场,朋酒思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凹觥,万寿无疆",则是当时农收以后,十月朔节饮宴情景。这是古代先民对天象变化和气候交替的朴素理解。

秦代"十日朝"

古语有云,"十月朔,秦岁首,送寒衣"。秦代统一全国之后,"朝贺皆自十月朔",把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过年的节日食品,是杂以黍米的肉羹。除了食用"黍臛",还要寄送寒衣给远方征战的将士,让他们暖暖的。因此把阴历十月初一,称为"十月朝"。秦二世而亡,但是岁首的习俗,却一直传了下来,延续到汉代。

唐代"拜墓送衣"

据资料载,唐代玄宗天宝二年秋八月,朝廷下达制诰,"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诏令中,把以前自行祭祀时的"诗著授衣,令存休浣"的方式,用典章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且把仲夏端午的祭祀习俗,一并转移到阴历九月一日,昭告天下执行。这一诏令沿用了春秋时期的"九月授衣",变更了中国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但出于季节考虑,阴历十月才进入冬季,九月送衣稍嫌早了些。

宋代"十月朔"

宋代是中国文化的大繁荣时期。北方气候十月入冬,唐代九月"扫墓送衣"的习俗,进入宋代便改为十月朔日,也就是秦时的"岁首日"。宋时的十月朔日,主要习俗有三,一曰授衣、二曰祭祀、三曰开炉。

北宋学者吕希哲在著作《岁时杂记》中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皆服之以谢。……边防大帅、都漕、正任侯,皆赐锦袍。旧河北、陕西、河东转运使副无此赐。"可见,朝廷颁赐冬衣,也是按照品级发放的。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京都汴梁城中,从阴历九月下旬起,就开始售卖用以祭祀的纸扎用品,"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可见人们对节日的重视程度。到了阴历十月一日,书中描述,"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祭祀先人的隆重豪华,宛然是另外一个"寒食节"。这个情况到了南宋时期,也没有变化。

元代"送寒衣"

北宋时期,还没有"寒衣节"的称谓,只是在"十月朔日"有了祭祀活动。《梦粱录》记,南宋临安延续"士庶以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祀坟茔"。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入南宋后,民间兴起了扫墓时焚烧衣物的行为。南宋学者周密《武林旧事》载,"十月朔,都人出郊拜墓,用棉裘褚衣之类"。可见此时焚祭的都是冬季用衣。

元代以后,才把阴历十月一日祭族上坟,直接以"送寒衣"节代称。这个情况记载在《析津志辑佚·岁纪》中,"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上坟的时候不仅烧送寒衣,还要祭奠先人,清理坟茔的落叶杂草,"此一月追远之礼甚厚"。

明代"烧包袱"

燕王朱棣政变入主北京,这里就变成了全国风气潮流的领先者。此时的寒衣节,又有了新的变化。明代学者刘侗、于奕正撰写的《帝京景物略·春场》描写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烧真衣服毕竟麻烦而浪费,京城的祭品店为了迎合市场,做起了专门售卖纸质"寒衣"的生意,五彩的纸质衣服上印着文字、印章,注明死者信息,就像往来阴阳两极的标准邮件。

京城民间有谚,"十月一,送寒衣"。到了寒衣节的晚上,家家户户准备夜祭,"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喊着亡者姓名将纸衣烧掉,期待他们送到亲人的关怀和温暖。无力购买的贫户,也要自己制作简陋的寒衣焚祭地下的先祖,表达一份心意。烧寒衣也有规矩,"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焚祭活动一般应当在祖茔上进行,也有在外不及返乡的,就在大路上发送寒衣,祭祀的时候,还喊逝者的名字。

清代"寒衣节"

清代由胡人入关所建,汉家传统多因循前明旧俗,寒衣节也是如此。清代学者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中写道,"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说十月朔日祭祖扫墓的仪轨与中元鬼节相同,给亡者写下家书,与五彩寒衣寒鞋一起,在家门口烧送,叫做"送寒衣"。

十月初一日,皇城民谚云,"十月一,鬼穿衣"。说是天气冷了,逝去的亲人也要有冬衣穿。所以每到阴历九月下旬,民众们都要准备送寒衣的事项,此时的祭品店各类纸作的价格也会随之加倍。另外,在祭品的品类和规模上,也更加夸张,出现了可以自己加工裁剪的"寒衣纸",还有请纸扎师傅专门制作"皮货冬装"的。

122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