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民俗风俗 >

寒衣节的传说与风俗

| 梓炫

寒衣节送寒衣是一个传统的习俗,通常是在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进行。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先人,表达孝敬和敬意,同时也是为了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庇护。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衣节的传说与风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寒衣节的传说与风俗

寒衣节的传说

据说是由孟姜女首开先河。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决定修筑万里长城。长城因工程浩大,故就在全国各地强掳壮丁来修,孟姜女的相公范杞梁也在修筑长城的壮丁之列。范杞梁走后,他的父母不久便双双亡故,孟姜女一人在家举目无亲、孤苦伶仃,最后带上亲手缝制的衣物,要饭乞讨前往北方寻夫,到了长城之后,结果丈夫范杞梁已累死在工地之上。孟姜女看到此情此景,犹如五雷轰顶,哭得死去活来,可谓感天地、泣鬼神,竟把刚修好的长城给哭倒了一大截。之后,她怕丈夫在阴间受寒着凉,就把做的衣物烧(捎)了,又把衣灰和丈夫的遗骨一块埋葬。她因悲伤过度,身体极度虚弱,不久也就随丈夫而去了。后人得知此事后,为她千里寻夫、哭倒长城、忠贞不渝而感动。在很多地方,为了纪念、缅怀她,都给她建庙、立碑、撰文,歌颂她的真情与善良,贞烈和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就把“焚衣葬夫”这一天定为追悼亡灵的寒衣节了。

与清明节、中元节不同的是,十月初一除以烧的形式为死去的亡灵送纸钱外,因为正逢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所以传统的寒衣节还要送去五色纸做的寒衣,以表达后人对亡者的纪念。

在民俗学中,这一活动归于社会风俗中的“宗族·祭祀·墓祭”类中。主要习俗有煮红豆饭以夜奠(亦有以乌糯饭祭墓的),在门前焚烧纸糊或彩印的衣裤鞋帽,也有去坟头祭焚并用新土覆墓取意"保暖"的。奠祭时,还有男磕头不哭、女哭不磕头等规矩。清佚名《燕台口号一百首》云:"寒衣好向孟冬烧,门外飞灰到远郊。一串纸钱分送处,九原尚可认封包。"正是这种情景的写照。

寒衣节的风俗

山东淄博习俗:农历十月初一日,是人们上坟祭祖的传统日子,多供以秋季丰收之物,意在报告祖先全面收成完毕。这天上坟除了烧纸以外,还用彩纸剪做衣帽,焚于墓前,有“十月一,上坟烧寒衣”之说,意为祖先捎去过冬衣服。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淄川除了上坟祭祖以外,还于傍晚到野外路口,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祭祀,添“御寒衣”。

老北京人的习俗:过去北京有句谚语叫“十月一,送寒衣”。这种风俗早在明代就有了。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写的很详细,所谓“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等等。意思是天气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应该给死去的亲人寄点寒衣去。每年到十月初一,人们总是预先糊好“寒衣包”、“金银包袱”,在包袱外面写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后再焚化了。十月初,送了寒衣之后,据说在清代,还要颁发历书,各处书局刻印出售。旧时的北京,大小胡同中,常看到有人背一个布包,手中拿一叠子历书,一边走一边叫卖:“卖皇历,卖皇历。”这也算是旧京的一景吧。

老南京的“寒衣节”:是日,人们把各色彩纸糊成的冥衣,装在一红纸袋里,上写亡者的身份和姓名。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后拿到门外焚化,以示对亡人的记挂,祈求赐福保佑,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尝新。

山西寒衣节习俗: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寒衣节都烧什么东西

1、寒衣节烧的东西种类很多,有的除了烧纸钱和寒衣,还会烧一些纸糊的豪宅、汽车等一些“奢侈”品。民间认为将这些纸钱、纸衣之类焚化后,就会由阴间的邮差送到地府给指定的人。

2、如今这些祭祀用品在市面上都已有现成贩售,比如纸衣服,纸鞋子,纸汽车、纸豪宅等一些祭祀用品都是做好的,随处都可以买到,有些地方的人们就直接买来这些,烧给逝者。而有些地方至今则还保留着传统——要烧的寒衣要亲手制作。

3、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

4、在十字路口要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5、烧纸送寒衣的步骤:寒衣节如果到墓地去,首先要清理墓碑和附近的灰尘、杂草及不洁之物,然后选好地方画个大圈,摆上贡品、点上香烛,焚烧纸钱、寒衣,边烧边祷告,汇报一下家里的喜事与好事,让先人在那边安享太平。

寒衣节是鬼节吗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12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