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一到,下雨天的时候,打雷的声音是越来越响了;晴天的时候,温度是越来越高了。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好好说说,大暑节气含义有什么?大暑节气的意思是什么?不清楚的小伙伴们要注意了,以下是重点内容,走过不要错过。
大暑节气含义有什么
大暑节气的含义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也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是雷阵雨最多的时节,雨量充沛,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这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经常还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全国南北各地温度相差不大。
大暑节气的风俗有送大暑船、晒伏姜、喝伏茶、烧伏香、过大暑、吃凤梨、喝暑羊、斗蟋蟀、吃仙草等。
1、送大暑船:送大暑船这个习俗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好多渔村都有这个习俗,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送大暑船时还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2、晒伏姜: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3、喝伏茶: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伏茶的习俗,伏茶,是三伏天喝的茶,是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4、烧伏香:一说是说大暑气温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二是说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5、过大暑:莆田人在大暑那天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6、吃凤梨:台湾有民谚:大暑吃凤梨,是说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
7、喝暑羊:华北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也就是喝羊肉汤的习俗。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要好好休息一下了,这时全家会聚在一起,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8、斗蟋蟀:大暑时节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时节,人们有茶余饭后斗蟋蟀取乐的风俗。
9、吃仙草:广东很多地方有在大暑吃仙草的习俗。仙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1、绿豆
谈到夏季解暑的配料,首先想到的就是绿豆,中医说: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祛痘的作用。根据《本草纲目》记载绿豆:肠胃厚,枕头明目,治头风头痛,除吐逆,治痘毒,利肿胀。
2、鸭肉
鸭肉富含蛋白质,夏天吃鸭肉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特别是体质虚弱的人,夏天极度食欲不振,偶尔大便干燥。只要吃鸭肉,就能缓解这种症状,缓解夏天食欲不振的现象。一般来说,莲藕或冬瓜可以用来炖鸭肉。这道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滋补身体。
3、薏米
薏米是一种味道甘甜、微寒的食物,夏天吃薏米可以清理体内的湿毒。夏天来了,人最容易出现胃肠消化问题。一旦消化功能下降,人的体质就会下降。这时,多吃薏米可以帮助我们身体的消化系统进一步加强,也可以补充出汗后缺失的水分。食用薏米后还能合理调节体内血糖能量。所以说夏天选择薏米作为日常主食是很合理的。
4、苦瓜
苦瓜性平,味苦甘,能清热,消暑,生津,清心,明目。传统医学认为苦瓜生则寒,熟则温。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养肝,润脾补肾,能祛邪解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还能缓解热病烦渴,中暑发热,痢疾,痱子等。
5、鲫鱼
如果夏天气温潮湿,可以煮一些鲫鱼汤滋补身体。鲫鱼汤最大的作用是祛湿开胃。水肿的人喝鲫鱼汤最合适。特别是夏天,如果人体内长期积压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对身体非常不利。鲫鱼中含有的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人体吸收,儿童、孕妇、老人、体质差的人都适合夏天补鲫鱼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