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灶王爷的讲究有哪些
1、上香之前需要净手
烧香是我们与神灵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因此我们在给灶王爷上香之前一定要先洗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先进行沐浴,从而使得我们的灵魂更加清澈,这样既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与神灵进行沟通,又有益于灶神更好的保佑我们家宅平安,从而使得家长成员运势亨通、生活顺遂、诸事顺利。
2、选择天然香
市面上的祭祀用香多为化学香或者劣质香,而香烟可谓是灶君的食物,所以选择这类香对其进行祭拜无异于是大不敬,从而为了表示我们虔诚的敬意,在选择香的种类的时候也应当优先选择天然香,这样就会使得灶王爷心情愉悦,从而更好的保佑家中运势昌顺、主人生活富足。
3、上三组香
我们在给灶王爷上香的时候并不是一次点燃三支就可以,而是应该一次点燃三支,在第一组快烧完时再接着点上第二组,以此类推共燃三组,从而充分表示我们的敬畏之心,而灶王爷在吃饱喝足之后自然就会心情大悦,从而催升家中的风水气场,使得家人运势兴隆、财源广进。
炉灶是灶神的'栖身之所,供奉灶神的位置当然最好是在炉灶之上。如果炉灶上方没有用来供奉的位置,则可将灶神供奉在厨房的南面。灶神五行属火,正适合于属火的南方供奉。但贴灶王象有个最大的忌讳就是不能贴得太高,一般贴不要超过1米的位置。现在许多人不懂这个,为了好看,把象贴得很高,这是错误的。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
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
坐东面西灶神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君」,或称「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称他为「灶王爷」,鸾门尊奉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厨房之神。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民间供奉,及周礼以吁琐之子黎为灶神等。秦汉以前更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
和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职责,是玉皇上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上帝报告。
一说是炎帝死后做了灶神。炎是烈火,属火德,烧灶离不了火,而且炎帝就是神农氏,是他教民农耕、种植五谷、使民有食物的祖先。
一说是黄帝死后当了灶神。黄是土色,属土德,筑灶离不了土,“灶”就是“火”“土”构成。炎黄是祖先,后人都是炎黄子孙,奉炎黄为灶神,如同奉祖先在灶,祀灶即祀祖,含意双重。
一说是祝融死后当了灶神。祝融是天上火德星君,火德管火灶,是平安保障,而且祝融原是三皇五帝时候颛顼帝的儿子,名黎,也是后人的祖先。
三说可以任取一说,三说也可并存,因三位都是炎黄子孙的老祖宗。因此,在过去家家户户要供奉灶神,称灶神为“大当家”,宁海叫“大当家人”。
灶王爷是灶神。
灶王爷它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最普遍的神祇,几乎各民族都有供奉。据记载,祭灶习俗在先秦时已经流行。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主管饮食之神。旧时民间灶王信仰颇为广泛,多将灶君像供奉于灶头。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因此,北方习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南方习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旧时亦有士绅家于二十三日送灶,百姓家二十四日送灶之别。
1、首先,我们一般是在傍晚敬灶,一家人都到灶房,向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之所以用饴糖供奉灶神,是让他老人家嘴甜一些,在玉皇大帝面前为家人多说好话,有的地方甚至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还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秆和松树枝,连同纸做的马和马要吃的草料一起点火焚烧,整个院子都被照的灯火通明,显得非常神圣,此时一家人围着火扣头为灶神送行,并且恳求灶神为自己多说好话,以求来年的幸福安康。
2、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的传统习俗。在以前,差不多家家户户的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有的人家用灶王龛来供灶神,一般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也有的人家直接贴灶王的纸像为家人祈福。
3、总之,灶神在过去人们的心中占有很大的地位。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在不断地改变,敬灶神的家户越来越少,这个习俗也逐渐被大家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