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怎样迎财神进门
选择合适的方位:正月初五,财神爷位于东北方。在初四的子时开始迎接财神,即在晚上24点左右,准备好供桌和供品,面向东北方摆放财神像或书写“供奉五路财神之位”。
布置供桌:供桌上应放置苹果、糖水、茶水、桂圆、鲜花等供品,并准备香蜡和酥油灯。
进行仪式:在供桌前焚香五支、蜡烛四支、酥油灯一盏,并朗诵财神咒,如:“五路财神咒”,随后点燃元宝和疏文,默念恭请财神归位。
清洁环境:在春节前三日禁止打扫卫生,而在初四清理室内卫生,包括丢弃蔬菜肉类残余,寓意守住财富,不让财富外流。
避免远行:大年初四不宜出远门,以免影响财神爷到家的意愿,保持家中安静,以便财神爷安心进门。
吃剩菜:按照传统习俗,初四应食用剩余的菜肴,寓意守住财富,防止财富流失。
迎接细节:开门迎接财神,确保室内外整洁,尤其是入户门区域,同时说吉祥话,表达对财神的尊敬和欢迎。
供奉财神像:如果家中供奉财神像,可以直接面对神像进行迎接仪式;如果没有供奉,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迎接财神,如点燃香烛、焚化元宝等。
其他注意事项:家中应保持良好的气氛,适当装饰,避免使用过于陈旧的物品或不和谐的颜色,以保证家庭的和气和财运。
财神是中国民间和中国唯一的自己的宗教道教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财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财,自然十分完美,这种真切的祈望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求财纳福的心理与追求,充分反映在春节敬祀财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中。祭祀时,主人点燃香烛,众人顶礼膜拜。人人满怀发财的希望,祈愿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在全国各地,都有祭祀财神的踪迹,财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便由此可见。
迎财神是春节期间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民国时,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灯烛辉煌,盛设供坛,接“财神”,并蜂拥去财神庙“换元宝”。
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信仰,迎财神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大多数商家会选择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迎接财神,因为这一天也是俗称的“破五”,意味着破除五穷,迎接财运。同时,也有人在正月初一、初四、初五迎接财神,因为这些日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日子。
在迎接财神时,人们会在家中的正厅或店铺中设置香案,供奉财神像或神位,燃放鞭炮、烟花,焚香、烧纸、上供品等,以示欢迎财神降临。同时,人们也会在此时进行一些特别的活动,如请财神爷到家、请财神爷到店、打钱财神等。
除了在家中或店铺中迎接财神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庙会、祭祖、拜龙等活动,以祈求财运亨通、生意兴隆。总的来说,迎财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代表着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和向往,更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祈愿。
选定吉时:在迎接财神时,要选择一个吉时,一般根据个人八字或请风水先生推算。吉时一般为农历正月初一、初四、初五等日子,且最好是巳时、午时等时间段。
供品准备:在迎接财神时,需要准备一些供品,如水果、糖果、糕点、酒等,以示对财神的敬意和感恩。同时,供品也要摆放整齐,不能随意丢弃或污染。
香火点燃:在迎接财神时,需要点燃香火,以示对财神的虔诚和敬意。香火一般要选择天然的材质,如檀香、沉香等,同时也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等意外事故。
鞭炮燃放:在迎接财神时,鞭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道具。人们会燃放鞭炮,以示欢庆和祈愿财神保佑家宅平安、财运亨通。不过,燃放鞭炮也要注意安全,避免伤人和引起火灾等事故。
神位安放:在迎接财神时,神位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神位应该安放在家中的吉位或店铺的吉位,一般是放在正厅或靠近大门的地方。同时,神位的高度也要注意,不能高于人的头部,以免影响风水。
仪态端正:在迎接财神时,人的仪态也很重要。要保持整洁、干净、端庄的仪态,不要穿着过于随意或暴露的服装,也不要在迎接财神时有不敬不雅的行为。
诚心祈祷:在迎接财神时,人们要诚心祈祷,向财神诉说自己的心愿和诉求。同时,也要尊重财神的意愿和保佑,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规定,不要为了追求财富而做出不正当的行为。
1、迎灶神送火神
根据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自古就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汉族民间祭祀灶神的历史十分悠久。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博颊”。冀中地区供张奎、高兰英。)祭灶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2、接五路
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大年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敬迎东、西、南、北、中五路财神。(目前,中国民众供奉的财神主要有七位,分别是:北朝时期河北曲周县令李诡祖,端木赐(子贡:儒商之祖)、范蠡(浙商)、管仲(徽商)、白圭(晋商)、关公(关帝阁)、比干(文财神、冀商之祖)、财帛星君、赵公明。)
3、吃“折罗”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吃“折罗”。(张寿臣《化蜡千儿》:“老太太晌午吃的散伙面,晚上吃的折罗。”可见,折罗意指宴会吃剩的饭菜。在寻常百姓家,正月初一到初三期间的剩饭菜便称为“折罗”。吃“折罗”体现了我们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国家勤劳节俭的美好品德也将代代相传。
4、“扔穷”
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汉族民俗中说的“扔穷。
5、绑火神
在北方,大年初四这一天,有些农村家家户户会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绑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