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民俗风俗 >

三月三少数民族习俗及风俗

| 淑娟

宋元以后,受正统儒学的压制,三月三上巳节逐渐不显,在汉族区域已经十分冷清。但其并未消失殆尽,而是从汉族中心区域退出,走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今天小编整理了三月三少数民族习俗及风俗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三月三少数民族习俗及风俗

三月三少数民族习俗及风俗

壮族

每逢三月三,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五色糯米饭,是三月三必不可少的食品,人们摘来黄饭花、枫叶、紫藩藤等花草植物,用其汁液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种颜色。壮族人把五色糯米饭看做是“吉祥如意”和“五谷丰登”的象征,是用来招待客人的绝佳美食,也是用来祭扫先祖的供品之一。因语言差异,不同地域的壮族人对五色糯米饭有不同的称法,有的叫糇能,还有的叫青精饭、五色饭、花饭等。

报京侗族的“三月三”,一般节期为五,从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开始直至初五。既是侗族的“播种节”,也是爱情的节日,称为“楼戏节”。每逢三月初一,各家主妇便忙着做新装、磨豆腐、备酒菜。初二,姑娘们相邀到河边捞鱼抓虾,并与小伙子们在坡上备办野餐。初三是节日的高潮。清晨,姑娘们精心打扮后提上精巧的竹篮,到菜园采来满葱蒜,在泉边用水洗净。她们排成一字长龙,站在水边小路上,羞涩地挥动篮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张望,等待情郎讨取。这时,小伙子们当众向意中人讨篮,得到者会迎来一阵赞叹声,小伙子可与姑娘悄声约定还篮时间。还篮时小伙子要以糖、布料或丝线回赠姑娘。这天中午,人们集中在寨中心的场地上欢歌狂舞,表演场面壮观的芦笙舞。初四还要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人们头戴各种面具尽情唱跳。初五下午要为前来观看的邻近村寨的客人举行欢送仪式。

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传说开春后,地蚕开始活动危害庄家,啃食苞谷苗等农作物,于是每逢三月三,人们就把炒好的苞谷带到坡上,沿着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把苞谷撒向田土中,来迷住地蚕,堵住它们的嘴,祈求五谷丰登。贵州南部郊区布依族的“三月三”节日则用唱歌的方法来祈求天神免灾,因此又称“仙歌节”。这天男女青年上山对歌,谁唱的歌最动听,天上的歌仙听了便赐一副金嗓子,他们劳动那到哪,哪里就会听到金嗓子唱歌,害虫听到歌声就不敢伤害庄稼。

“三月三”节日在后来又增加了很多娱乐性的内容。夜幕降临时,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畲族人们善对歌,此日往往要邀请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献艺,场面十分热烈。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

“三月三”又是瑶族人民纪念民族英雄盘古的节日。相传在很久以前,野兽经常出入瑶族村寨伤人、损坏庄稼,为了保卫家园,寨子的民族英雄盘古率勇士上山守猎、捕杀猛兽,盘古不幸被羚羊用角顶破腹部而当场死亡,那天正是农历的三月初三,后来人们便在这一天祭奠盘古,为其敬献糯米饭等。

在湘西泸溪、古丈、吉首交界的苗寨,三月三则有“情人节”之说,是周边地区苗族青年男女以歌传情的盛大节日。同时又举行歌会庆祝苗族兄弟的大团结。湘西苗族每年三月三举行清明歌会,又称“赶清明”。相传以前苗族住在崇山峻岭之中,日常用品购买不便,于是便相邀三月三为集众赶场的日期,既互通商贸,又进行娱乐,后来便发展成歌会节日。

湖南省城步县苗族,举行三月三的迎春节,相传苗族始祖的出生日和仙化日都是三月初三,为纪念始祖,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家家户户都要杀猪杀鸭,做糯米粑,摆祭品敬祖先保佑,祈望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贵州省水城、惠水县苗族在三月三举行“摔跤节”,也叫“跳花节”。摔跤在太阳西斜时开始举行,以先倒地为输,能摔倒所有对手者被荣称“盖场”,成为本届摔跤王。

仡佬族

仡佬族的三月三称“仡佬节”,是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这一天吃过早饭后,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带上酒肉、饭菜、碗筷到祖坟去。由族长点放火炮,表示新年开始。先跳芦笙舞,对歌,然后进行批蓖球蛋、荡秋千等多种体育活动。下午,族长把带来的5只公鸡和5只母鸡杀死,将鸡血滴在酒里,洒在祖坟上祭祖,祭祀完毕,把10只鸡炖熟,再把各家的菜混在一起吃年饭,饭后各自回家。

仡佬族还过拜树节。农历三月三日,是贵州普定县窝子(今属于白岩区)新摘仡佬族“祭树”的节日,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一般要在半月前,全寨选出六户主持人,筹办祭祀事务。从农历二月底起,在每晚午夜前,领头人就点着灯,于寨前的路口,用仡佬语喊叫:“老祖公,三月三快到了,快回来吧……”三月三这天,全寨女性不准出门。成年男子都要到山上神树下祭祀,祭品有猪一头、鸡两只。祭毕大家就地而食,仪式十分隆重。遵义县平家寨的仡佬族在这天,亦要到山上古树下,举行同样的祭祀仪式,并进行多种娱乐活动,气氛更为热烈。

仫佬族

仫佬族的三月三是“婆王”的诞期节日,又称小儿节。这天,各村寨人们都集资买“三牲”礼品祭拜。祭后将肉分给各家过岁。若是家庭中有新生婴儿的,还要向“婆王”报丁,并分红蛋给各户同享欢乐。

其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也过形形色色的“三月三”节。台湾的高山族的“三月三”是“夜渔祭”,通过系列祭祀祈望捕鱼年年丰收。朝鲜族则载三月三祭祀祖先,广东省连南等地瑶族也在这天“打道篆”,祈求祖先保佑当年五谷丰登。彝族三月三祭神节,三天禁做农活,用猪供山神。还有水族、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也有做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喜庆三月三节日的习俗。

此外,许多南方民族都有在三月初三“扎蛇眼”的习俗。民间认为蛇的生活习性是“三月三,蛇出山”,因此,许多地方再头年腊月打糍粑时,家家户户都打茶盘大的糍粑,浸泡缸中等到“三月三”时烤着吃,吃了以后,蛇就不会出来伤人,使村寨人一年中出入劳作,平安无事。

可以说,“三月三”从汉族最初的上巳节到现在各少数民族的各具特色的“三月三”,表现出明显的信仰性和娱乐性,这也是自古以来传统节日的两个典型特征。信仰性主要表现为对祖先的敬畏,对社神、山神的敬畏,对生命的渴望,对五谷丰登的祈盼,娱乐性则是融入了传统的寒食、清明节日的一些习俗,增加了与节气相关的休闲娱乐活动,各少数民族则更多地融入了本民族特色的东西,结合了很多本民族的历史、传说和地域特征。祭祖、祭神、五色糯米饭、彩蛋、男女对歌等一系列相同的习俗所反映出的各民族共同的信仰,正是“三月三”这一节日存在的灵魂,也是自古以来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趋同又不失多样的重要见证。

三月三有什么说法

江淮、江南一带,每年农历三月三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鬼魂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来吓走鬼、驱鬼,所以就有三月三鬼下山的说法。

三月三的禁忌

1、少出游,免得好兄弟跟踪。

2、晚上不要出门,这是好兄弟们的活动时间。

3、不要去海边,免得不慎失足成了水鬼的替身。

4、不要买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5、不要购屋,免得好兄弟住进来(当然也不要装潢)。

6、拜拜时千万别说自己姓氏是谁,只要说请用即可。

7、不要结婚,免得遭好兄弟眼红。

8、姓名勿直呼,晚上不要穿戴绣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另外最好避免连名带姓的直呼别人名字,否则一旦给好兄弟听到后,会趁机取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时若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时,也千万不要立刻回头或回应。

9、不要随便拍别人的头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三把火,让好兄弟有机可乘。

10、夜游时最好不要乱照相,否则好兄弟会入镜与你合影,手电筒也不要往树上乱照,以免惊动喜欢附着于树梢上的好兄弟。

11、不可吹口哨,经过坟地时,口中要不断默念“对不起,打扰了!”并保持肃穆不可吹口哨,以表示对好兄弟的尊重。

12、戴避凶物,身上尽量带着庙里求来的护身符、佛珠,或粗盐、糯米等避煞物,好让你趋吉避凶,使好兄弟们能退避三舍。

13、收好衣服防鬼“借”,晚上睡觉或天黑以前,要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回来,以免被鬼借去穿。

14、别乱靠墙休息,没事不要乱靠墙,因为好兄弟平时最喜欢依附在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鬼上身。

15、住家门口前别种容易卡阴的榕树,另外屋子内也别乱挂风铃,不玩碟仙、不上阴庙,这样可以减少阴灵上身的可能。

16、不要随便捡起路边的钱,因为这些钱可能是好兄弟们的,要不然这些就是冥婚招亲用的。

三月三是为了纪念谁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在汉族文化圈内,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轩辕黄帝的诞辰、神话人物西王母乃至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诞辰,因此三月三又是纪念这三人的重要节日。

然而,这些内容大多是三月三这一节日确立后在其内容与功能向复合性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衍生出来的。

三月三上供需要上几样

给佛菩萨上供,可以有五样东西,分别是:果、水、香、花、灯。

三月三贡品有包括:

1、新鲜水果:单样单数单个。例如:苹果(寓意平安)、香蕉(寓意金条)、桔子(寓意聚财)、西瓜(寓意转运)、桃子(寓意长寿)、火龙果(寓意财运红火)等。每样果品都是要求完整、新鲜、不可腐烂、单样单数单个即可。

2、供水一杯:此水为干净的自来水、井水、不沾油花即可。

3、供香若干:香的种类有很多,建议选择质量好一些的,适合家居供养的优先。黄色、红色、金色、彩色优先,黑色次之。

4、供花双数:可以是鲜花,也可以是布艺的绢花。一般佛堂用莲花,仙堂用牡丹花等。供花是可以常年摆放的,无须每次上供的时候更换。条件允许的信士,也都可以更换,不限。

5、供灯双数:现在常用的都是电灯了,可于上香的时候打开即可,安全快捷。如果选用的是带有灯油的长明灯、酥油灯、蜡烛这些,一定要注意好防火措施。选用蜡烛时一般避讳白蜡,先人死祭除外。

10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