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贴对联的讲究
1、分清楚上下联
区分上下联的方法有两种:第1种方法,看尾字声调,上联尾字声调为仄声,就是拼音中的三声和四声,下联的尾字为平声,即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第2种方法,看语句意境,一般下联的意境会更深远一些,例如“金猴方启岁,俊鸟又催春”,迎新春就比辞旧岁的意境深刻些。
2、贴横批
古人的写作顺序是从右到左,而现在的春联好多都已经不按照这个规则来写了,而是按照现在的写作习惯,从左到右。
3、贴上下联
上下联粘贴的位置要根据横批的写作顺序来定,若是横批是从左到右写的,那么就先在左边贴上联,然后再来贴右边的下联。横批是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写的时候,道理一样。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安装的防盗门,这时张贴对联直接粘在门上就好,贴在墙上反而不好看。
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人们喷刷房子、清洗家具,拆洗被褥,古称“扫年”。
扫尘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从古代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中演变而来。到了唐宋时期,“扫年”之风盛行。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至今民间流行着“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谚语。
据说,这种习俗来源于古代的传说,古代神话中颛顼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好吃懒做,平日穿很破烂衣服,喝很稀的粥。有一年除夕夜晚,他又冻又饿,死在屋角。所以,除夕这天,人们乘大扫除机会,把家里的破烂衣服和剩饭剩菜拿出来,在新的一年来临前倒掉,表示不让贫穷到家里来。
不能贴倒福在大门上
应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贴福字,先贴门福,再贴厅堂的福,最后才能贴倒福。次序切不可以弄反。同时,贴春联时,不能弄错上下联。
不能动刀、剪、针
俗话说初一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初一动了针钱,挑了龙筋长针眼,所以大年初一,禁忌动刀子和剪子以及针线。
不能换洗和打扫
大年初一早上不能剃头,也不要洗澡、洗头、洗衣物,那样财富与财运都会被洗掉。同理,也不能打扫屋子,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不能打碎器物
正月里打碎器物是不好的兆头,代表新的一年内运势会不好。如果不小心打碎,要赶紧说一声岁(碎)岁(碎)平安或者越打越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等等来化解。
(一)红烧肉
红烧肉算是一道非常出名的菜了,好吃,口味鲜甜,肉质柔软,入口即化,肥而不腻,老少皆宜。所以,也是年夜饭餐桌常见的菜品。红色的五花肉,寓意着日后的生活充满活力与希望。
(二)四喜丸子
这四喜丸子代表着福禄喜寿,是非常美味而且寓意特别吉祥的美食,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道这样的菜,那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绝对是一种让你回味无穷的美食。
(三)鱼
甭管是鲫鱼还是鲤鱼,红烧的还是清蒸的,总得有一条放在桌子正中间,留头留尾,寓意年年有余,一年有头有尾。
(四)粉蒸肉
粉蒸肉的味道想必大家都吃过,肥瘦相间,肥而不腻,吃起来一点也不会觉得腻,味道绝对算得上是上乘,口味儿是真的非常的棒。
(五)辣子鸡
辣子鸡是很有名的一道川菜,材料也很简单,就是鸡肉、干辣椒,比起一般的做法来说,这种做法煸干了鸡肉里面的水分,让鸡肉变得更有嚼劲,回味也更加香了。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4.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