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节日知识 >

填仓节天津人吃什么

| 淑娟

如今,每逢填仓节,各地仍有各种民俗习惯,但已不那么规范。那么填仓节天津人吃什么食物?今天小编整理了填仓节天津人吃什么食物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填仓节天津人吃什么

填仓节天津人吃什么食物

填仓节天津人有“吃干饭、熬鱼汤”的食俗。

在天津米饭俗称“干(gān)饭”,填仓节这天家家户户吃小站稻米干饭、喝鱼汤,象征富足美满!

天津地区填仓节介绍

到了正月二十五的时候,也是正月的尾声了,但是还是有浓郁的年味儿,在这天老人们都会有“填仓,填仓,吃米饭,熬鱼汤”的说法,以图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的好兆头。在大年三十所帖的吊钱也会在填仓这天撕掉,并且把撕下的吊钱叠整齐后放在柜子里或压在床下保存一年(但是所帖的窗花、福字却不在收藏的范围,因为他们没有像“掉钱”那么好的兆头),这样也有钱满柜的意思。

填仓节天津风俗习惯有哪些

打囤、撕吊钱、吃干饭鱼汤

天津卫旧俗“填仓节”,“填仓”,意思就是填满谷仓。相传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颗粒不收,可是,皇家不管人民的死活,照样征收皇粮。因此连年饥荒,饿殍遍地,尤其在年关,穷人更是走头无路,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这时,给皇家看粮的仓官守着大囤的粮食,看着父老兄弟们饿死,实在无法忍受,他毅然自作主张,打开皇仓,救济灾民,把皇家的粮食让人们抢运一空,救了一方灾民。但他向皇家不好交差,就在正月廿五日这天放火烧仓,连同他自己也烧死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个无名氏仓官,每到这一天,就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打囤填仓,以示对仓官的怀念。据有关史籍记载: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日,作面汤蒸饭食之,平明以细灰散布门庭内外诸处,作囤形,谓之打囤。分置五谷少许于囤中,覆以甄瓦等物,谓之填仓。

因此,旧时民间人家,每当填仓之日,清晨,上年纪的人用簸箕或木锹铲上筛过的炭灰、柴草细灰,在门前用木棒敲打,撒成一个圆圆的囤形相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以及上粮囤的梯子,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粮食满囤,来表达人们填满谷仓救仓官的深情厚意。这样,填仓佳话就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填仓节与补天传说

据说填仓节吃烙饼的习俗又与女娲氏补天有关。相传在远古时期,天崩地裂火山爆发洪水浩荡,猛兽巨鹰横行扑食难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这时被称为人类始祖的女娲氏,采来五色彩石日夜冶炼,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后,正是正月廿五这一天,终于把破裂的天空修补好。女娲氏又斩断巨龟的四条腿,用来支撑天的四方,并且杀死猛兽巨鹰,治退洪水,使百姓安居乐业。为了纪念女娲氏,人们就在正月廿五这天吃烙饼煎饼,并要用红丝线系饼投在房屋顶上,谓之“补天穿”。苏轼曾有:“一枚煎饼补天穿”的诗句,故正月廿五又称为“天穿节”、“天仓节”。

填仓节这天要干什么

搬运填仓:到了正月二十五就到了正式填仓的时候,就是要填满谷仓,表达了劳动人民希望年年增收,粮食丰收的美好愿望。在这天大家会在广场上画粮仓并撒下一些粮食,寓意往粮仓中添加粮食,缸里也要添水,家门口要放置一些煤炭来镇宅等等。

祭祀仓王爷:部分地区也有祭祀仓王爷的习俗,人们会准备各种的饭菜,在门口祭祀祖先,俗称送祖先。晚间时候,要向仓王爷的画像焚香、点灯,因为仓王爷是主管粮食的神仙,所以人们通过祭祀他希望祈求家人都丰衣足食,八方来财。

龙凤日:正月二十五还是传统节日龙凤日,龙凤日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被大家认为龙凤呈祥的日子,希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称心如意。在这一天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家家户户会把秸秆截取成一厘米左右长条,再把彩布剪成铜钱状穿在秸秆上,然后做成一串挂在小孩的帽子上,谓之“戴龙尾”。据说在这天出生的小孩,命中注定成龙成凤。

点灯祈福:在很多地区有着点灯祈福的习俗。这填仓节这一天,凡是和粮食能沾边的地方都要点一盏灯,民间也有俗语说:“点遍灯,烧遍香,家家户户填满仓。”而且讲究的是这些灯都是用面做成的灯,还要根据家里有几口人,分别是什么属相,来捏成对应的样子和数量,谓之“本命灯”。到晚上的时候就给这些面灯注油点燃,这样子家人就会过上幸福富足的美好生活。

吃三样食物:相传在填仓节人们要吃三样食物,分别是饺子、春卷和煎饼。这三种食物的做法以及吃法各地都有所不同,比如在长春正月二十五要吃牛肉和马肉饺子。重要的是大家必须在一起分享美食,希望来年还是一个丰收年。

89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