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节日知识 >

寒衣节烧寒衣烧真衣服吗

| 梓炫

寒衣节流行于北方,北方把寒衣节、清明节和中元节合称为中国三大鬼节,不少北方人会在这天祭扫、纪念已逝亲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衣节烧寒衣烧真衣服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寒衣节烧寒衣烧真衣服吗

寒衣节烧寒衣烧真衣服吗

寒衣节烧寒衣不可以烧真衣服。寒衣节烧的东西种类很多,有的除了烧纸钱和寒衣,还会烧一些纸湖的豪宅、汽车等一些高档的用品。

寒衣节烧寒衣烧几件

说法一

一般烧几件关于烧几套其实是没有讲究的。不管烧几套都可以,但是尽量不要烧单数,因为有些不吉利,可以烧双数,而且尽量不要只烧两套或者三套,这样有些太少了,可以稍微多一些。

关于烧寒衣究竟是烧纸的衣服,还是布的衣服,这个也没有太多的讲究,大家可以根据当地的习俗来决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纸做的衣服,还是布做的衣服,都必须要全部焚烧干净,不能留有一点点残留,必须要全部都烧成灰烬。

因为只有这样,这些阳间的东西才能够转化成阴间的东西,才能够给逝去的亲人送去温暖,否则但凡是残留了一些都属于是前功尽弃。

说法二

在寒衣节并不是所有去世的长辈祖先都需要烧寒衣。首先去世三年以内的长辈是不需要烧寒衣的。因为三年守孝期,在这期间有儿女子孙的守护,长辈不缺衣服穿,等到三年以后再进行焚烧。不过对于那些远在外地,无法回家尽孝的朋友,也不要太过于自责,只要心怀敬意,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让逝者感受到你的虔诚和尊敬。

说法三

最好烧四套,因为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衣服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烧四套衣服,这样才能够保佑逝去的长辈能够衣食无忧。烧寒衣的时候,一定要在坟前进行,千万不能图省事儿在路边或者是荒郊野地。如果没有在坟前烧寒衣的话,那么长辈是收不到这些衣物的。

怎么给去世老人送寒衣

所谓送寒衣就是把纸制的衣服(市场有售)、烧纸焚化,以示哀悼和怀念之意。老人头年去世,今年寒衣节也要送寒衣啊,要么老人今年冬天怎么过?今天就是寒衣节了,晚上为老人送寒衣吧,墓地和街头巷尾都可以烧寒衣,不要忘了让老人取”钱和寒衣“来。

只有孝心的子女,才想到给死去的老人送寒衣,可敬可赞。做寒衣外用兰纸和内用白纸,当中薄薄的一层棉花用胶水糊上就可,做冬衣上下一套,和鞋。不会做去花圈店可做。烧时代三颗香,和纸金元宝同烧,用一大张纸糊个口袋装,写上名讳,地点就可。

寒衣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1、红豆饭

谚语云:“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古人一直将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并以红豆饭为奠,所以,寒衣节有吃红豆饭的传统。江苏大丰一带有个寒衣节的传说: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

2、糍粑

谚语云:“十月朝,糍粑碌碌烧。”寒衣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寒衣节糍粑的做法材料:糯米、花生、芝麻、糖等。

做法:1、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后。2、以糯米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馅料。3、做成应节食物糍粑,以慰劳一家老少,庆贺丰收。

3、饺子

洛阳有话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

民间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来源于医圣张仲景,他看到严寒中百姓耳朵被冻坏,故用面包了驱寒药材,煮熟做成“娇耳汤”治好了百姓的耳朵。通常饺子馅料有荤有素,这种合理营养搭配,能起到进补养生的作用。除了必须的肉类和蔬菜,大蒜等调味料也能起到提高肌体抵抗力的作用。

寒衣节起源

因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

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因为有关汉族民间于十月初一“烧献”的记载,直到宋代才出现于文人的风土记述中,如果说寒衣节是先秦时就形成的,那就很难对这么长一段时间内的记录空白作出合理解释。所以,也有人推断寒衣节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

朱元璋“授衣”传说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礼记·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7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