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有很多传统习俗,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消失的端午节习俗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盘点那些消失的端午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盘点那些消失的端午节习俗
每逢端午,报刊都会有与端午有关的典故和民俗的报道。端午节的粽子、祛“五毒”、赛龙舟及屈原说、曹娥说、伍子胥说等,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其实,在历史上,端午节的民俗还有不少,因年代久远和历史原因,一些民俗慢慢消失了,而这些消失的风俗也是很有趣的。
“射柳”到清末消失
自元代起,史料中就有京城端午节的记载了。如《析津志》记载,端午节要“射柳”。射柳风俗出现得较早,至少在辽、金时代已出现。《金史·礼志》中就有射柳的记述:“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球场为两行,当射者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老羽横镞箭射之,即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尔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射柳的风俗在京城流传已久,不过到了清末就基本消失了。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中列举了许多端阳节活动,其中并没有射柳。
除了射柳,京城端午节还有马球游戏。马球源于何时,莫衷一是,但三国时期就有了记载。从北京地区来说,自辽、金始,马球比赛是端午重要的体育与娱乐活动。元代《析津志》云:“太子请诸王于西华门内宽广地位,上召集各衙门万户、千户、怯薛能击球者,咸用上等骏马,系以雉尾、缨络,萦缀镜铃、狼尾、安答海,装饰如画。”到了清朝中叶,端午节的马球习俗也消失了。
“逛庙”及其他一些宗教活动在如今的端午节是见不到了,但在明清代是重要的内容。所谓“逛庙”是五月初一开始祭拜“南顶”,老北京有大南顶、小南顶之分,至于哪个南顶端午节时香火最盛,说法不一,但都是祭祀泰山大帝之女碧霞元君的。《北平岁时记》中有端午时吟咏南顶的诗,其中有“柳映红亭水映桥,碧霞宫殿郁迢遥。年年五月开香灶,大好风光慰寂寥。”人们去南顶大多是为了踏青、娱乐,南顶“庙虽残破,而河中及土阜上皆有亭幛席棚,可以饮食坐落。至夕散后,多在大沙子口看赛马焉。”这种风俗在明代已出现,《天咫偶闻》记载说:“五月朔,游人糜集,支苇为棚,饮于河上。亦有歌者侑酒,竟曰喧阗。后桃柳摧残,庙亦坍破,而游者如故”。除“逛庙”外,明清时代的人们还有“城隍出巡”的习俗,那时至少有三支队伍,宛平县(京城西部)是四月二十二出巡,京城东部的大兴县城隍是五月初一出巡。除城隍出巡之外,民间还有庙会活动,“五月朔至八日设庙,百货充集,拜香络绎”,城南城隍庙端午活动以祭祀故人为主,因为庙南有大片坟茔,而且又以外乡人为主。
城隍出巡是将庙里的城隍神胎抬出来游街,以此来警戒有贪污、受贿、断案不公的官吏。在出巡时还有人扮成马童、囚犯、判官等,“游观随行如堵”,甚是热闹。
金鱼池曾是端午打卡地
端午游金鱼池是明清时代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今天也消失了,甚至少有提起。据《燕都游览志》载:“鱼藻池在崇文门西南,俗呼金鱼池,畜养朱鱼,以供市易。都人入夏至端午,结篷列肆,狂歌轰饮于秽流之上,以为愉快。”从记载中可以看出,金鱼池在当年已受污染,人们只能“狂歌轰饮于秽流之上”了。但在明代,金鱼池风光还是不错的,“池阴一带,园亭甚多,南抵天坛,一望空阔。每端午日,走马于此”。明代的金鱼池是京城居民端午时节游玩踏青的地方,在节日间游人如织,留下了不少诗词。比如“金鱼会伴约行齐,队队红衫暖碧溪。看岸上人花上艳,更无闲眼放池西。”“天坛北面水池深,大小金鱼映柳阴,曲径游人欣玩赏,手持气凸岸边寻。”
金鱼池彻底变的“臭不可闻”是大清垮台之后,清人巴哩克·杏芬所辑《京师地名对》中,金鱼池有两次入对,一为石虎庙对金鱼池;一为铁牛庙对金鱼池,颇为有趣。石虎庙和铁牛庙既是地名,也是寺庙。石虎庙“原在广渠门内大街迤南”,铁牛庙在“旧燕城东南有土埋铁牛露脊,不知起于何时”。石虎庙、铁牛庙不在了,但《京师地名对》中可以佐证金鱼池曾是很出名的端午打卡地。
在明清时代,端午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游天坛。天坛是皇家坛庙,平民百姓难以涉足,但端午节则是例外。《万历野获编》云:“京师最重午节,天坛游人极盛,连钱障泥,联镳飞鞚。豪门大估之外,则中官辈竞以骑射为娱。”《帝京景物略》中也有类似记载,在端午节时“群入天坛”,进坛内游玩,还美其曰“避毒”。昔日天坛内地旷人稀,生有多种草药,益母草、沙参、天门冬、伞儿草最多。平时老百姓无法进入天坛,一些人就趁端午之际进入天坛内采药。金梁所著《天坛志略》中说:“在清嘉庆朝以前,不只准入民观花宴游,并且在端午节日,有赛马和野餐等点缀。”书中引《帝京岁时纪胜》的记载:“帝京午节,极胜浏览。午后,家宴毕,仍修射柳故事,于天坛长垣之下,骋骑走繲。更入坛内神乐署前,摸壁赌墅,陈蔬肴,酌余酒,喧呼于夕阳芳树之下,竟日忘归。”天坛端午节“以清代为最胜。除去赛马竞射在天坛外面,其余如野餐、摸壁、赌墅等娱乐,则都在天坛里面。摸壁就是摸神乐署的影壁,说是可以避五毒,乃是当时一种迷信的游戏。赌墅就是弈棋。”不过,在《天坛志略》中,金梁忽略了一个内容,在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天坛神乐署内建了细菌工厂,日寇占领下的天坛,端午节不但不能游玩,更不能“避五毒”,这段历史不能忘。
端午曾有“采百药”习俗
端午是有多种元素的节日,古代“燕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各归宁,俗呼是日为‘女儿节’”“五月五日,悬蒲插艾,幼女佩灵符,簪榴花,曰‘女儿节’”。端午节也称“女儿节”,记得的人不多,但民间留有民歌:“女儿节,女儿归;耍青去,送青回。球场纷纷插杨柳,去看击鞠牵裾走。红杏单衫花满头,彩扇香囊不离手。谁家采艾装拏衣,女儿娇痴知不知?”
古人认为端午“午时蓄采众药,治病最效验”,故而端午有“采百药”之习俗。明代的《长安客话》有“太医院例于端阳日差官至南海子捕虾蟆酥,以合药,制紫金锭”。虾蟆又称蛤蟆、蟾蜍,其蟾酥可以制药。除了捉蛤蟆,古人更重视在此期间采蒲草、艾叶等用来驱赶蚊虫,平民百姓难有机会进入南海子捉蟾蜍,但京城四郊都可以采到艾草、菖蒲,这些草药既可熬汤沐浴,又可以晒干后用来点燃熏蚊虫,这是值得肯定的习俗。
端午的风俗丰富多彩,有些确实消失了,要捕捉这些风俗的影子,只能借助于古人的一些记述了。像当年在通州张家湾的“五月朔日至端阳日,于河内斗龙舟,夺锦标,香会纷纭,游人络绎”不复存在了。“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和“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及“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等习俗也消失了。
于现代人而言,端午节是个传统民俗节日,但那些远离故土的人是很思念这个节日的。白铁铮在《老北平的故古典儿》回忆端午节时津津有味。他说:“端午节北平大多数人家吃白煮猪肉。”很显然,端午吃白煮猪肉是满族风俗,至今已消失。至于“在男孩子脑门上用雄黄写王字,在小孩子耳朵里、胳肢窝擦雄黄粉”也没人再做了。学者陈鸿年也对老北京端午节十分钟情,他除了对许多端午民俗现象了如指掌外,还在《故都风物》中回忆北京端午“还有一种五月节独有应景的吃儿,是‘绿豆糕’。”他还称“在五月节开的庙,只有一个。这一个庙,因为它的庙址太偏僻,庙的规模很小,而且很穷,所以知道的人不十分多,它便是‘卧佛寺’。”他指的是崇外东花市斜街的卧佛寺,并说“庙里的小和尚都跑了,只有一个当家老和尚整天净吃窝窝头。”他们的回忆很有价值,吃白煮猪肉、去卧佛寺逛庙等也算是消失的风俗吧!
端午节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是有特殊含义的节日,除有“女儿节”之称外,还有五月节、龙舟节、地腊节等称呼,被认为是复合性节日。在《帝京岁时纪胜》中,有“京俗,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曰‘恶五月’”的迷信习俗,不过,现如今早已没人信了。端午节有粽子的清香,有菖蒲、艾草、雄黄酒的味道,有凄美的白蛇传故事,当然还有“女儿节”等人文历史的味道。端午的风俗确实消失了一些,但对于流传至今的民俗文化,我们要倍加珍惜,并传承下去。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这一天因为楚国首都郢都被秦国攻破而投汨罗江而死。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的孝道等说法)。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五毒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挂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1、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2、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4、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粽子一定要熟透了才吃
煮粽子在水开了之后要用小火慢熬,等到真正熟透之后方可食用。这是因为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没蒸熟的话不仅味道口感不佳,而且会对肠胃产生严重负担,容易造成肠胃炎。所以煮粽子要耐心等待,熟透了的粽子才会香醇软糯。
吃粽子时不能狼吞虎咽
每年都有一些人因为吃粽子吃得太快或太多产生消化不良甚至噎死的事件,尤其是消化能力较差的人群。为了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在吃粽子时,最好佐以汤或茶,一边细嚼慢咽的品尝粽子,这样有助于吞咽和消化。而且粽子一次吃一个就差不多了,千万别吃太多。
不吃储存太久的粽子
在超市买的粽子千万要看清保质期,千万不要因为节省而不甘心丢掉上一年端午节剩下的粽子,即使包装未开封,一旦过了保质期就必须扔掉。自家制作的粽子未经过真空处理则更需要及时吃掉,贮存在冰箱中也最多不要超过4天,真空包装的粽子,其保值期一般是18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