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节日知识 >

为什么2月2龙抬头

| 柏鸿

我们常说“二月二,龙抬头”,农历的二月二日为什么是“龙抬头”呢?很多朋友都没有想过这个叫法的原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为什么2月2龙抬头,欢迎大家来阅读,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2月2龙抬头

为什么2月2龙抬头

实际上说“二月二,龙抬头”是和一种天象有关,原来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日前后,每当夜晚来临,东方青龙七宿(叫苍龙七宿)的头部(角宿与亢宿)开始从地平线上升起,现为东方青龙七宿这条大龙的头开始抬起来了,所以称二月二龙抬头的根本原因正是从这里来的。

青龙七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颗相对明亮的星辰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在春季的天黑时分,它们会闪出现在东方的天空,其中角宿代表龙角和龙首,亢宿代表龙的脖颈部位,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心,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其中心宿的心宿二星十分明亮,为全天第十五亮星,它就是我国星象学中俗称的“大火”也是我国早期星相学中代表火元素的“火星”,也就是说我国历史上最早认为的火星其实是心宿二,并非是如今的行星火星,古代是火星,其实名字叫荧惑星。

当农历七月份来临的时候,天黑时分心宿二出现时就开始滑向西方的地平线,因此这一时期又被叫做“七月流火”,代表着夏天就快过去了。

青龙七宿在农耕时节中有特殊的意义,也可以说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因为青龙七宿的出没周期正好与一年的农时周期相一致。

在古代当农历二月初二到来的时候,青龙七宿天黑时分在东方夜空中开始慢慢上升,此时正是万物复苏,需要开犁耕地和播种的时节;当夏天来临后,青龙七宿在天黑时分高悬在南方夜空中,这个时候恰恰是万物生长、繁荣茂盛的时节;而到了秋天,青龙七宿也开始向西方落下,正是到了秋季收获的季节;冬天来临,苍龙七宿在天黑时分已隐藏于地平线以下,这个时候万物蛰眠,藏形隐迹,为来年的活动积聚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青龙七宿抬头代表着一年农耕活动的开始,所以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古代“二月二,龙抬头”被赋予了诸多意义,这天又被叫做龙头节,春龙节、春耕节、农桑节、踏青节、理发节等等,还有的地方认为“二月二”是土地神的生日,要在这天祭拜土地神,这也体现了人们对土地肥沃、庄稼茂盛,收成多多的富裕和健康生活愿望。

为什么2月2龙抬头

1、为什么称作龙抬头,民间传说,二月二前后就是雨水和惊蛰,在冬天里冬眠的龙被轰鸣的春雷惊醒,抬起了龙头,这便是传说中的龙抬头。

2、民间有二月二理发的习俗,传说小孩子这一天理发长大后可以出人头地,还可以讨个吉利,可是今年却出现了意外,全国人民都在“抗疫”,各地的理发店都关门,还没有开始营业,所以二月二剃龙头这一习俗恐怕不能如愿了。还有吃煎饼、吃馄饨、吃饺子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出现新的习俗,比如吃糖醋黄花鱼、吃鱿鱼花、戴口罩、吃白萝卜等等习俗。

3、民间传说二月没有数九,这一年能饿死猪狗,意思就是二月里没有数九天气,预示着这一年收成不好,没有粮食吃,九就是七九河开,八至九燕来,九九加一九,黄牛满地走里的九。

龙抬头有什么风俗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这一天的时候,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方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也就意味着当年的大可以顺利丰收。

二月二适合做什么事情

古时候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毛虫、羽虫、介虫、鳞虫、人类五大类。毛虫指披毛兽类,羽虫指鸟类,介虫指带甲壳类,鳞虫指有鳞之鱼和带翅昆虫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二正是惊蛰之前之后,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人们纷纷摊烙煎饼、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沐浴、理发,驱赶霉运。

二月二龙抬头为什么要剪头发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所以整个正月里,理发店门可罗雀,生意很少。而一到二月二这天,来理发的人就络绎不绝。对这一天来理发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理发本身,而是讨个吉利:大家都来剃龙头。旧时民间还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还有的地方,女孩也在此日穿耳洞。

同时二月二龙抬头剪头发寓意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走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小孩这一天剪头发,寓意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民间一直流传着二月二“剪龙头”的习俗,这天大人、孩子都剃头,叫“剃喜头”。特别是男孩子,都要理发,谓之“剪龙头”。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可见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理发,一是延习这一习俗,另外也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一

传说龙抬头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二

相传,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当权,先立其子李哲、李旦为中宗、睿宗,又先后废去。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废唐改周,自立为帝,称周武皇帝。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在眼里十分不忍,他冒着违犯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却招来了玉帝恼怒,将玉龙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还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话:“玉龙行雨犯天规,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经过这里,看了碑上的这些字,才知道玉龙为救百姓行雨,却被压在这里受苦。为了救出玉龙重上云天,再掌天河,人们决心找到开花的金豆,但却苦苦寻找不到。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恰好街上有集,一个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赶集,因布袋口没扎结实,走着走着布袋开了,金黄的苞米粒撒了一地。

人们看了,高兴极了,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锅里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齐行动,大家都爆苞米花。这情景被玉龙看见了,好不欢喜,就大声喊道:“太白老头儿,金豆开花了,还不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开花,便将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顺势一跃腾空,再降甘霖。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龙抬头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总而言之,“龙抬头”这个传统节日代表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马上龙抬头的节日就要到了,在这里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福星高照,大吉大利。

22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