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节日知识 >

春分节气要如何养生

| 宋佳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 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4春分节气要如何养生,欢迎参阅。

春分节气要如何养生

春分节气要如何养生

1、起居有常

日常生活中应当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使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利用生机盎然的好时机,多做户外活动,放松身心。

2、陶冶情志

中医讲五行,春季万物复苏,而肝属木,主升发,不良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造成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易引发肝病、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春季养生应注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可培养些琴棋书画、舞蹈音乐类陶冶情志的爱好,修身养性,愉悦身心。

3、中医保健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养生重在养肝,协调肝的阴阳平衡。适当选用一些中草药煎服也是很有效的办法,可选择应用一些养肝、疏肝、清热的中草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春分节气的风俗

祭祖

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的历史中,孝道一直都是人们发展的中心。早在周朝时,就有了春分祭日之仪式。据《礼记》记载“祭日于坛”,之后这一习俗就在历代相传下来。”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

踏青放风筝

春分节气的最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春天的到来。春分后,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户外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项目。在古代,春分时还有簪花喝酒习俗,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簪花。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送春牛

送春牛图也是我国民间在春风节气当天的风俗习惯。春牛图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再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俗语,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这些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分代表着什么

第一,“春分”代表着昼夜平分。

时令进入“春分”时,从天文科学知识方面来看,太阳的直射点转移到赤道上。从“春分”以后,太阳的直射点向北半球继续北移,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短,而南半球各地的昼短夜长,“春分”就是一个临界点。“春分”是“立春”到“立夏”这三个月当中,平分了春季。我国劳动人民划分的一年四季,就以二十四节气中“四立”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为中点,即春分和秋分,夏至和冬至。所以,春季以“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所以说,“春分”就代表着平分的中点。

第二,“春分”代表着农忙的开始。

“春分”节气的到来,农村的农活就要正式忙起来,大地回春,万物苏醒,麦子拔节,开始返青,田地里的野花竞相开放,杏花、梅李花、油菜花、桃花等都露出了美丽的脸颊,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蜜蜂们辛勤采蜜;苹果树花、梨花等都含苞待放,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农民们在地里开始劳作,有人给地里庄稼打药,有人锄果园杂草等,都在为庄稼良好成长耕作。农民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这说明春分对农民很重要的节气,春天播种希望的种子,在金秋就能收获。因此,春分的到来,就预示着农忙的春耕生产开始了。

春分节气的风俗

祭祖

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的历史中,孝道一直都是人们发展的中心。早在周朝时,就有了春分祭日之仪式。据《礼记》记载“祭日于坛”,之后这一习俗就在历代相传下来。”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

踏青放风筝

春分节气的最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春天的到来。春分后,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户外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项目。在古代,春分时还有簪花喝酒习俗,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簪花。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送春牛

送春牛图也是我国民间在春风节气当天的风俗习惯。春牛图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再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俗语,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这些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分节气要如何养生

1、起居有常

日常生活中应当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使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利用生机盎然的好时机,多做户外活动,放松身心。

2、陶冶情志

中医讲五行,春季万物复苏,而肝属木,主升发,不良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造成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易引发肝病、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春季养生应注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可培养些琴棋书画、舞蹈音乐类陶冶情志的爱好,修身养性,愉悦身心。

3、中医保健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养生重在养肝,协调肝的阴阳平衡。适当选用一些中草药煎服也是很有效的办法,可选择应用一些养肝、疏肝、清热的中草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4、均衡饮食

春分时节讲究阴阳平衡协调,谈及保健养生时也应顺应节气的特点,饮食方面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且春季生发季节,肝火旺盛,可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牛奶、蜂蜜、蔬菜、水果等,节令美食也都是不错的养生佳品。

148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