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
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寒食节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追悼、郊游、秋千、蹴鞠、铅钩、斗鸡等习俗。寒食节前后持续了2000多年,一度被称为中国人的第一个祭祀日。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节日。
春季
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
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所以是春天。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据说与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属介子推有关。
重耳流亡国外十余年,介子推护驾有功。重耳返回故国即位后,介子推却躲入深山,避官上位。
重耳以放火烧山企图逼出介子推,不料山火却将介子推烧死。为纪念介子推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民间便有时日禁火之举。
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诗中便记叙了这一事件: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
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实际上,寒食节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无论是闪电着火还是钻木取火,无论是做饭取暖还是抵御猛兽,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
但是,火有时又会给人们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祀火为神,逐渐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