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三候是指那三候
雨水一候:獭祭鱼
獭一名水狗贼,鱼者也;祭鱼,取鱼以祭天也,所谓豺獭知报本。岁始而鱼上游,则獭初取以祭。徐氏曰,獭祭,圆铺圆者,水象也,豺祭,方铺方者,金象也。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就是说水獭开始捕鱼、并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雨水二候:鸿雁来
鴈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沙漠乃其居也。孟春阳气既达,候雁自彭蠡而北矣。自南而北也。说的是大雁从南方飞向北方了。大雁飞北方是为了更好的繁育后代,同时春天一到,北方的日照时间延长,树木生长旺盛,昆虫很多,有利于它们寻找食物养育雏雁。
雨水三候:草木萌动
萌动达万品新,润无际,泽无垠,天地之气交而为泰,故草木萌生发动矣,是为可耕之候。意思是说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天自然离不开水的滋润,雨水节气前后,草木萌动。“甘雨时降,万物以嘉。”
春天的雨水,润物无声,让枯木得以逢春,让种子得以萌发。中国雨水节气的南北自然物候差异较大,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而南方大多数地方则已经是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雨水节气通常预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元人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在《逸周书》中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述。滋润万物生长的水,皆从雨而来。二十四节气中有多个节气直接反映降水,可见中国先民对降水的关注。
雨水节气是表示降雨开始、雨量增加,就像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而此时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北半球的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相当于北半球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而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已经雨量的增多,还表示气温的升高,相对于雨水之前的天气来说,雨水之后会有回春的感觉,也就像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一样的景色。
雨水和其他谷雨、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天气气候现象的节气,是代表降水现象的一种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
雨水节气期间,我国的西北、东北依然没有走出冬天的范畴。从2月份的平均气温来看: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沈阳的月平均气温分别是-1.0℃、-3.9℃、-9.7℃和-6.9℃,可见这些地方还没有摆脱冬季的寒冷,天气仍以寒为主,降水也以雪为主。
华南地区下列城市2月份的多年平均气温是:广州14.5℃、南宁14.1℃、海南岛海口18.7℃;上述城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分别是:69.4毫米、42.6毫米、35.0毫米。虽说雨量比黄河中下游地区多出好几倍,但这里气温高、蒸发量大,还是缺水。
如果说这些地区,“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乐章“奏鸣曲”:春意萌发、春寒料峭。雨水之后,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曲”:气温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间“七九河开、八 九雁来”,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
按照四季的划分标准:连续5天,每日日平均气温都在≥10℃-≤22℃时,春天便开始了。一般来说,这些地方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要在3月下旬,也就是一个月以后的"春分"时节才能到来。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如2004年的武汉在2月10日、长沙2月11日、南昌2月11日、南京2月13日就进入真正的春季了,时间足足提前了1个月。
雨水节气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
雨水是春季的节气,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