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晚上叫守岁吗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的人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守岁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
在日本、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受中国的影响,均有除夕守岁之说。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辈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传说一:守岁熬年
相传,远古洪荒时代,有一种叫“年”的凶恶怪兽,它生性凶残,喜食肉类,从飞禽走兽,到鳞介虫豸,以至于人类,一天换一种口味。
“年”的口味活动规律,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要吃一次人,而且都是在天黑后来人间,鸡鸣破晓时分离开。人们就把“年”肆虐的这一夜,视做关口来熬,这也就是“年关”的来历。
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就把家门关好,鸡鸭鹅圈好,牛羊猪拴牢,不敢睡觉,就一直坐等到天亮。一是为消磨时光,二也为壮胆,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吃饭,这就是“年夜饭”。
因这顿饭凶吉未卜,故置办得很丰盛,全家老小围在一起,表示和睦团圆;吃饭前还要先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就这样慢慢形成了。
传说二:守岁克照跑驱走邪瘟病疫
相传,瘟疫病毒害怕灯光、火光,除夕夜通宵点燃灯光、旺火、放鞭炮,可以把这些对人们不利的邪瘟病疫都吓跑驱赶走,在新的一年不至于为害人间。
迎接新年:守岁最直接的意思是等待新年的到来,通过熬夜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
辞旧迎新:守岁也是辞旧岁的一种方式,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对未来一年的期望。
祈福避邪:在一些地方的习俗中,守岁被认为可以赶跑邪瘟病疫,保护家庭成员的健康和平安。
珍惜时间:守岁也被看作是对时间的珍惜,鼓励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最大的努力。
家庭团聚:守岁也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机会,让家庭成员有机会共度佳节,增进彼此的感情。
传承文化:守岁是一种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流传,现在不仅是中国人,一些东南亚国家也有类似的习俗。
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除夕之夜民间有守岁的习俗。《东京梦华录》第十卷《除夕》说:“士庶之家,围炉团座,达旦不寐,谓之守岁。”除夕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其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日“守岁”。
进入近现代,在除夕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如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等等。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其乐融融。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为“归宁”。
在中国,很多地方都会有“除夕不回娘家”的习俗。说起这个习俗,就得从根儿上刨。在过去,中国女性地位低下,女孩儿出嫁后,就算是男方家的人了,所以在除夕这种自家团圆的日子,自然不方便一个外人的参与,即使父母思念女儿也只能忍受这种规矩。其实说到底,这些陋习的根源都来自于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在现代社会来看,实在不可取。这个影响极其深远一直到现在,尤其不少农村地区在婚嫁、生子等问题上体现的更是明显。
从传统的角度来说,除夕是不能回娘家的,但是现在很多人已经淡化了这个风俗,所以除夕回娘家并没有太大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