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节日知识 >

大年夜和小年夜的区别

| 淑娟

大年夜和小年夜的区别

1、时间不同。小年夜的时间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大年夜的时间是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也就是除夕。

2、习俗不同。小年夜最重要的习俗是祭灶王爷,大年夜最重要的习俗是阖家团圆一起吃年夜饭。

3、意义不同。小年夜被视为过年的开端,而大年夜是旧一年中的最后一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

大年夜的习俗

1.拜神祭祖。除夕祭祖,是过年重要的习俗之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报祭祖先的恩德。

2.贴年红。贴春联,即是贴年红、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

3.年夜饭。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与祖先后团圆聚餐。

4.压岁钱。压岁钱,是小孩最喜欢的春节习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5.放爆竹。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大年夜节日渊源

岁除,是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另据《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说,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每年将尽的时候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据说这也是当时“除夕”节令的习俗之一。

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但不论如何,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

小年夜历史渊源

关于小年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

小年的习俗

1、祭灶

也就是祭祀灶王爷。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天地汇报民间的日子。这天人们会为祭灶做准备,会做清扫,并且准备灶糖,让灶王爷上天只言好事。有的地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2、写春联

腊月廿三开始,都要准备写春联了。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因此,春节对联最多也最全。神像前的对联尤为讲究,多为赞叹、祝福之词。

3、沐浴理发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通常人们会集中在小年前后沐浴理发。毕竟等过年之后的第一个月“正月”是有不理发的讲究,得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才会开始剪头发。

4、赶乱婚

腊月二十三以后,人们相信神明已经上天,没有什么禁忌了。 所以娶媳妇、嫁女儿都不用选日期,这就是所谓的“赶乱婚”。

5、吃饺子

北方的每个节日几乎都会有饺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6、扫尘

“尘”与“陈”谐音,故而扫尘旨在除旧迎新,拔除不祥。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擦洗桌椅、冲洗地面……各家各户都要不留死角地彻底清扫,做到窗明几净。

7、贴窗花

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等。

10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