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除夕指的是哪一天
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叫小除夕。2024年小除夕时间是2月8日,腊月二十九,星期四。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中国农历有大小月之分,所谓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腊月为小月,二十九这一天就是这一年最后一天。那么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都要在这天进行完。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所以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因此每逢节庆,都要对祖先告祭一番,这不仅仅是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庄重和重要。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清晨请祖,少数地区在除夕日下午到黄昏时请祖。
民谣称“二十九 ,蒸馒头”
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在天津大家还会在这一天到乔香阁请中国结,取“乔香纳福”之意。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也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
有关土家族“过赶年”的传说:
1、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东南沿海出征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过年,奔赴前线。士兵英勇作战,立下了“东南战功第一功”,后人为纪念此次出征,便将年节提前,习以为俗。
2、土家族先民贫困,年三十日还要给富人做工,提前过年,以便同家人团圆。
3、旧时每到年关,官军遍来驱赶百姓,土家人提前过年,吃团圆饭,以便逃生。
4、土家先辈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迎战。
1.历史上的称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夕的称呼一直是“小年夜”。这个称呼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据《唐六典》记载:“岁终之夜,谓之小除夕,人家皆宰牲祭祀,燃烛守岁”。可见,唐代的人们认为除夕是小年夜,这个称呼一直延续至今。
2.地域差异
虽然除夕一般被称为小年夜,但在一些地方,却有将除夕称为大年夜的习惯。例如,江苏、浙江等地的人们,一般把除夕称为大年夜。这种称呼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因为这些地方的人们认为,大年夜代表着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而除夕是这个时刻的前夜,因此也应该被称为大年夜。
3.文化含义
除夕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夕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时刻,代表着旧的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以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幸福。因此,无论是将除夕称为大年夜还是小年夜,都无法改变这个节日所代表的文化含义。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在除夕一家人都要回到家长吃顿团圆饭寓意在新的一年能够团团圆圆,在南北朝的时候我国就已经有了吃年夜饭的习俗。北方人的年夜饭中,最常见的就是鱼和年糕了,这两道菜都有着非常好的寓意,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而年糕意味着年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