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传统文化 >

年二十八洗邋遢的由来

| 淑娟

腊月二十八有发面、打年糕、贴年画、贴春联等风俗,此时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广东人还有“年二十八洗邋遢”的习俗,今天小编整理了年二十八洗邋遢的由来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年二十八洗邋遢的由来

年二十八洗邋遢的由来

习俗来源: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据说它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朔到商周时期的“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古籍《吕览法》中记载:“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秘奥造宅经》也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清代的《清嘉录》更提示“腊将残,择宪书(指历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

年二十八洗邋遢是哪里的习俗

“年二十八,洗邋遢”,是广东人的传统习俗。粤语此句中还有另外的含义,意即洗邋遢还要将一切厄运、霉气统统随污糟垃圾扫出门。把这年不好的东西全部扫除后,过新年时人们就可以享受簇新的环境,沐浴在吉祥的氛围中,节庆天就无需再洗扫,不然会将好运也扫地出门。

年二十八洗邋遢要做什么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了一年的所有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一个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古代的女子,规定到了十六岁就算是成人了,这个时候的女孩子,已经懂得了爱美,知道了穿衣打扮,不再象孩童时期那样衣着邋遢,不修边幅。意思就是十六岁的时候再也不能像小孩子一样了,做人做事都应该像个大人一样,相当于现在的成人仪式。

年二十八洗邋遢寓意

1、二十八洗邋遢意为:要集中地沐浴、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2、古代记载:从沐浴先谈起,早3000年前,在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已经有了“浴”、“沐”、“洗”这些字了。当然,这些字有着不同的含义。“浴”是洗澡;“沐”是洗脸,“澡”是洗手洗脚。

3、古代,洗澡不仅是为了个人的清洁卫生,也是作为一种礼仪,一种社会公德,而共同遵守着。譬如上朝谒见、会客等等,都要先焚香洗澡,以表示虔诚和尊敬。《论语宪问》说:“孔子沐浴而朝”。孔子的政治思想是推崇礼治的,所以他严格遵守,洗好澡再去见诸侯,或者去祭祀祖先和神灵。

4、老子也很讲究卫生,《庄子·田子方》记载:有一次,孔子去见老子,正碰上老子洗澡,披着长头发,简直不像个人,把孔子吓了一大跳。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卫生传统和风俗习惯。古代早有规定,上下身浴巾应该分开的。《礼记#内侧》说:“外内不共井,不共浴。”在这里伦理道德方面的原因,也有清洁卫生的含义。

5、在甲骨文当中有许多单体象形字。它是描绘实物形状的字,即象形文字。前面谈到的浴、沐、洗这些有关个人卫生的字,便属于这一类象形字。就拿“浴”字来说吧,它像一个人,立在盘子里,身和头上有水滴落下,这说明了一个人正站在“盘子里洗澡”。

大年二十八的风俗有哪些

发面

汉族民谣有“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前几日,杀了猪,宰了鸡,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

在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多做好了十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时,这也是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

现在很多人在蒸馒头的时候,也会顺便蒸点小面刺猬和小面老鼠,蒸时先捏出形状,再剪出鼻子、耳朵、嘴巴、爪子、尾巴以及刺猬身上的刺,最后用豆类点出眼睛,老鼠用绿豆,刺猬用红豆。有的“小厨娘”还要在刺猬、老鼠背上放一个面制的小元宝以图喜庆之意。

蒸年糕

年糕是为春节制作的糕就称为“年糕”,因为“糕”与“高”谐音,过年吃年糕含有“年年高”的美好祝愿。

过年吃年糕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春节的大年初一的早点人们讲究吃年糕,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贴窗花

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帖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旭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家家户户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8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