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传统文化 >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由来典故

| 淑娟

关于大年初二的第一个习俗,就是大家都比较熟知的“回娘家”,这一天又被叫做“迎婿日”。今天小编整理了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由来典故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由来典故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由来典故

相传,大年初二回娘家这一习俗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话说这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安庆公主下嫁都尉欧阳伦。第一年除夕夜,已出嫁的姐妹们都回婆家过年去了,唯有新出嫁的安庆公主嫌婆家寒酸,仗着自己是马皇后最小的女儿,硬是不回婆家,非要在宫中与父母一道过大年。

而历来对子女管教极严的马皇后劝说安庆公主:“你已为人妻,要孝敬公婆、体贴丈夫。他们多么想与刚过门的新媳妇热热闹闹地过个团圆年啊!”母后见女儿不吭气,又开导她说,“你仗着是皇帝的女儿不回婆家,他们虽然说不出什么来,但他们心里会高兴吗?若要公道,打个颠倒,将来你当婆婆后,你的儿媳是公主,过大年她不与你们团圆,你会高兴吗?”好说歹说,安庆公主总算回婆家了。

大年初一早上,朱元璋正在宫院里放鞭炮,忽见安庆公主与驸马都尉欧阳伦来给他们拜年了。朱元璋想:昨天夜里才把你打发走,今天一早你们又来了,便问公主:“你给公婆拜过年了吗?”安庆公主嘻嘻一笑,头摇得像拨浪鼓。朱元璋大怒:“我当皇帝是人,普通百姓也是人!怎么大年不先给你公婆磕头,而大老远进宫先拜我们呢?!去去!先去给你公婆拜年,老老实实地在家待一天侍奉他们,明天再来给我们拜年吧!”朱元璋说着回书房写了一副对联递给女儿,让他们回去琢磨,接着便将他们撵了出去。安庆公主回去打开一看对联是:“羊跪乳,媳敬婆。横批:天经地义。”后来这件事就被传开了,朱元璋让安庆公主初二进宫拜年被人们广为流传。后世的人们也就把这一天定为了女儿回娘家探亲的习俗,慢慢的一直流传至今。

大年初二要回娘家的原因

正月初二谓之“开年”,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走亲访友。韶关沙田一带杀生鸡开年,取生气十足的意思。正月初二,是女儿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即是女婿给岳父母拜年,俗称“迎婿日”。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

中国人最亲密的是血缘关系,姑爷有“半子之劳”,俗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大年初二,姑爷带着贵重的礼物去看望老丈人、丈母娘,正是一年一度作为“半个儿”见“亲娘”的机会,以慰问“二老”。有的地方称新女婿为“娇客”。对于“娇客”拜年,岳父母家无不盛情款待。

大年初二回娘家要给红包吗

农历正月初二,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给娘家的小孩子们,这也是压岁钱。

大年初二回娘家禁忌

回娘家切忌一个人回去,如果一个人回去拜年那么很明显是婚姻不幸福的表现,反之岳父母看到小两口幸福美满,自然会乐得合不拢嘴。

大年初二回娘家要注意什么

这天回娘家拜年,切忌不可空着手回去,要提前准备好礼物,在以前的社会一般都是准备一大袋饼干和糖果,现代社会可以选择的物品就比较多了。去拜年时,如果家中有侄儿或者外甥,一般都要准备红包,多少无所谓,就是一个情意。

回娘家拜年是传承孝道的表现,是“不忘本”的表现,可以让亲情有了更多维系和增进的机会,如果长时间不回娘家拜年难免会让人看不起。

8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