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上下联怎样区分
风俗分
首先要知道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并且要知道门口的上首和下首。面对大门右手方是上首,左手为下首。
平仄(zè)分
然后就是区分对联的上下联了,方法有几种,一是根据音调平仄分。春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
因果分
按因果关系区分:因是上联,果是下联。因为凡事先有因后有果的。
大小分
按事情的大小分,一般是小在前,大在后,先有家后谈国。
时间分
按时间的先后来区别,上联在前,下联在后。有个时间先后的顺序。比如有的是按属相来的,应该是按属相排序,上联的是前,下联的在后。
不过,现在好多的春联内容,已经不怎么分平仄了,所以更多会根据意思去分。大部分会按左为上,右为下的顺序来贴。
春联一开始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据说贴桃符的起源很早,当时贴“桃符”是为了用来驱除妖魔鬼怪。传说,古代有一种极其凶残的怪兽,经常作恶,危害百姓,却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降住它。后来,有两位专门除妖的神仙,他们用桃枝降住了怪兽。于是,民间便传出,直呼偶在门上挂上刻有两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后来,这样的桃枝被称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来了。
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据记载,当时后蜀主孟昶让张逊在桃木上题词,他写完之后,孟昶觉得不对仗,便又写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第一幅春联,而在当时还被成为桃符。后来纸张的出现,桃木换成了红纸。春联真正的出现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当时,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于是大街小巷处处贴满了春联。
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大位。所以对联的上联应当在“左”边。这里指的左边,是指背对门脸的时候,以对联自己的位置为标准。如果以看对联人的位置为标准,即面对门脸的时候,就是右边。这里以对联为方向暂称。现在许多人已经不遵造过去的书写方式了,也有从左向右书写的。所以,主要看横联。从面对大门的方向看:如果横联是从左向右的现代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如果横联是从右向左的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中国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春联的贴法 传统习惯,春联的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读的。上下联不可贴反。如果你一不小心,将上联和下联贴错了。那么,你极有可能在新的一年里,容易做错事,容易与人发生争执,甚至家庭内部矛盾口舌不断,类似“贴错门神”的意思。挥春不能乱贴 一般挥春要贴在“靠”的位置上,这个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背后的意思,例如应当贴在客厅的背后,或是你坐的沙发的背后,或是房间的背后的墙上。还有一种贴法,就是贴在两侧。一般挥春贴在墙上,或门头顶上。如果贴在门头顶上,数量要以奇数为吉利;如果贴在墙上,挥春以双数为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