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历史传统文化论文
由于阅读等方面的作用日益被重视,因此我们要尊重传统,更新观念,开拓创新,高效活跃阅读教学课堂,提高阅读教学成效。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尊重历史传统文化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尊重传统,活化新知,提高阅读教学成效
摘要:由于阅读等方面的作用日益被重视,因此我们要尊重传统,更新观念,开拓创新,高效活跃阅读教学课堂,提高阅读教学成效。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理念;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情感体验
从整体上来看,阅读教学实际上是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一种最基本的课型,并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我国素质教育的飞速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等层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阅读教学受到人们高度的重视。也就是说,认真做好阅读教学成为改革课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科学、合理的途径,与此同时,这又是改革语文教学的出发点。阅读教学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直接对学生听、说、读以及写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与此同时,又很难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由此看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确立阅读理念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的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要通过大量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能力,养成学生终生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其学生、生活与终身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要放手让学生读,将传统的读代替讲,由读来生情,这样一来,便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既宽松又十分自由的学习环境,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经典作品,使学生更加热爱文学,在阅读过程中寻找乐趣,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快乐。事实上,阅读教学是一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的一个长期过程,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方法来提高阅读的质量与能力。而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阅读是学习的最基本行为,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教学会学生如何去阅读,学生便会动的如何去学习,因此,阅读教学能否真正落实到实处,既能影响学生能否上语文课程,又会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广泛的阅读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才会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兴趣决定阅读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激发出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才可以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这也成为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前的激发兴趣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教学前教师要适当准备一些关于文本教学的资料,也或者是设计一些关于文本教学的引导语,这样一来,便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上述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整个课堂都能够保持激昂的情绪学习。例如:教师要锤炼自己语言,最好做到语言更加亲切与幽默,与此同时,又可以融入一些肢体语言;此外,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生命力的体现,创设情境,巧设问题,才能达到“教完一篇课文,学会一种方法”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阅读习惯
语文教学应当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内阅读应当更加突出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内容,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能借助工具书解决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能利用网络等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各种资料;语文课堂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使学生在自主阅读时自我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并把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方式转化为阅读策略,形成自身感悟和总结出来的个性化学习经验,并不断强化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指导阅读方法
从整体上来分析,阅读方法顺利完成语文阅读任务的一种高效的手段。因此,教师必须要合理利用语文阅读教学的阅读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感受与体验生活,与此同时,更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可以说,阅读方法是切实提高阅读能力与成果的有效手段之一,这样一来,教师就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去制定更为合理的阅读计划,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阅读多种类型的刊物;此外,教师更要教授给学生如何正确运用这些阅读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如何去精度与略读,从而大大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探究阅读能力与创造性阅读能力;熟练掌握阅读方法,例如:比较阅读法、分析阅读法等,也或者是自己将所阅读到的优美语、名言警句等进行摘录,从而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怎样抓重点学习,其根本就是要“把书读薄”,与此同时,在阅读中找出各自的连接点,重视各种知识点的整合与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把书读厚”的境界。
五、重视课外阅读
对于课外阅读来说,事实上,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延伸与发展,这在构建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与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想要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成果,那么课外阅读是必须采取的策略之一。有人已经总结出青少年读书的五种需要:学习需要;交往需要;缓解焦虑需要;放松需要;消磨时间需要。这是符合青少年学生阅读心理特征的。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其阅读的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寻找自己的乐趣,因此,必须淡化阅读的目标,要让学生放开思想去自由地读书。同时,老师要把阅读的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读什么书,怎样读,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主要在“导”上做文章。对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时代著作,流行佳作,教师要及时推荐,以免学生茫然无从,不择而食。放手让学生选择书籍,本身亦是对学生判断和鉴别能力的培养。这法那法,唯有“读”和“悟”是上法。
六、关注情感体验
在新课标中,关于语文阅读的要求主要是重视学生情感的体验,而此要求完全遵循语文学习规律。事实上,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大量的阅读文章都富有十分浓厚的感情色彩。然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注重科学的引导学生去体验此种情感,那么学生的阅读功能便会大大缩减;而且如果缺少了感情的熏陶,那么学生也难以对文中所描述的景物、人物以及各个故事情节等都留下较深的印象,更谈不上对所描述的这些文字有很深的印象。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真正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也就是当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唤起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乡愁》一文时,教师可以适当使学生谈一谈对离愁别绪的看法,从而使学生积累更多相关联的诗句;而在学习《春》一文时,教师要适当使学生回味春天的味道,试着使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第二,教师更要重视反复的阅读,只有使学生反复的阅读,才能够使学生更多的了解文本的内容,尤其是对文章中较为精彩的语段,要有感情地朗读,从而读出其中的韵味。第三,教师要特别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那种独特的感受。不同的学生对文章的感受是不同的,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样一来,便产生了各种认识,针对此情况,尽管学生认识存在不同,教师也只能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能过早的否定学生,同时更不能只以标准答案来评价学生。这样,学生阅读兴趣才不会被破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我相信,只要尊重传统,不断地去更新传统的观念,持续的进行探讨,获得新知,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获得巨大的进步。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尊重历史传统文化论文p副标题e
尊重传统与自觉担当
中国画发展到20世纪,出现了千年未有之变局。救国图存,革故鼎新的20世纪的时代精神是革命和批判,是大破和大立。在中国画领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局。西风东渐,中西融合,使中国画变得空前“时代”化。西方教育模式和文艺理论框架引入了美术的高等教育,不缺乏题材,不缺乏形式,不缺乏诸种造型手段—结构、透视、解剖、色彩……不缺素描。缺什么呢?缺千年以来形成的书写性、写意精神和笔墨表现,而这些正是中国画赖以生存的关键。即便如此,中国画的发展并未停步。黄宾虹、齐白石的成就创立了中国画新的高峰。同时,一批对民族文化具有自觉担当精神的人士继续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坚定的文化立场和非凡的艺术见识。启功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启功先生不仅是一位国学大家,还是杰出的文物鉴赏家和鉴定家,同时也是杰出的书法家和国画家。在以“创新”与否论高下的当代,鲜有人论及启功先生的笔墨成就。也因他的笔墨在书法领域更为辉煌,他的绘画往往被忽略。他不重形式和图式的内美追求也非一般欣赏者所能接受,所以,画名不显。但是,当我们系统地欣赏启功先生的画作,研究一下他的笔墨质量和境界诉求,会发现,启功先生是20世纪下半叶杰出的大家,尤其是他作品中的传承性,会留入史册。
启功先生绘画之风格一如其书法之风格以至为人之风格,淳正、秀雅、笔精墨妙。重文气,见学养,境界远非同时代画家可比。他的作品承接着传统中国画的审美品格,直将书法入其画法。笔性高古,落落大方,无甜俗气,更无火气,气象中正平和,淡雅蕴藉,续接了中国山水画的正脉,延续了士夫精神,这在20世纪是极为少见的。中国画的文人性、诗性和程式性在元以后逐步成熟并臻高峰,绘画已是修养、功力和灵性、才情的综合反映。其中的程式性是一门古老艺术高度成熟的标志。所以,千载以来,临摹是中国画家入门的功课和必备的功夫。启功先生于此曾下过苦功。
他虽转益多师,但目标明确,尤喜临元四家及清四家之作品。如其自题《枯木竹石图》诗中所云:“问余借得谁家稿,请向元人卷里看。”对于“仿”,主要是借以笔墨表现思想与精神的手段,状物退到了次要地位,因此,彰显个人志趣怀抱在他的画作中得到了极大的弘扬。中国画淡于功利的自娱性、抒情性功能在启先生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他心态从容、淡定,极讲究笔墨趣味和山川境界,所以他的“山水”已不是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是一种精神怀抱的寄托。
民国以来,有论家认为“仿古”的作画式,限制和阻碍了画家的创造能力。这是因为没有洞悉“仿”的深意,历来大家借“仿”出“己”,依傍前人经验寻求进入山川门径,已成学习山水画的规律。如果我们把这些仅看作是抄摹前人图式,缺乏时代特色,并认为不足取,这种观点是狭隘的。殊不知,隋唐至宋元以来,“仿古”乃是续接传统中国绘画正脉的良方。“仿古”成为中国画学习中最为重要的途径,也是开启画家继承和延续中国画的原创之路。正是因为“仿”具有这种双重功用,董其昌才能够假复古之名,托古改制;黄宾虹才能够成为“传统笔墨集大成者”,将中国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历来大家,在“仿”中寻到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同时又不失格法。“仿”成为中国书画学习的重要法门,甚至是不二法门。遗憾的是这个法门在20世纪下半叶被彻底破坏了。
从临摹入手学习传统并不意味亦步亦趋,邯郸学步,而是精读格法,寻找规律,研究前人经验和各家家法,这都是“仿”的目的。启功先生的作品完全印证了这一点。讲功力,重格法,从临摹学习入手的启先生为什么未被重视?这倒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百余年来关于中国画学习规律的研究,争议甚大。西方教学体制引入后,对于临摹的问题形成极大的误解,在相当一段时间临摹被悬置起来,因各种原因少人问津或浅尝辄止。一味强调“时代变了,笔墨不得不变”,临摹遂被忽视。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启功先生文化立场坚定,毫不为世风左右,立足传统文化精粹,潜心研究笔墨规律,从临摹和精研画论入手,复读山川造化,数十年而不辍。
启功先生能将历史上的画家与其作品放在绘画史的“文脉”之中考察研究,而不是从孤立静止的观点出发进行片面的评价,这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启功先生的艺术道路极为重要。启功先生自己的作品也是如此,它们根据前人典范参入个人对山川的理解和感悟,并融入了他自己的学识素养和品格性情,变前人成为自己。他的作品,是传统中国画文化延续与弘扬,是对以颠覆为主流的20世纪的贡献。
启功先生在作画时讲究笔墨的丰富性—枯湿浓淡,虚实变化。在水墨运用方面吸取了许多“南宗”文人画技法,尤善于留白。中国山水画中的“白”处非云即水,“空白”绝非空白,实在是画中之妙。正如龚贤所云:“山下白处为云,要留云之款式方是云。云头自下汛上,此不画之画也。”启功先生深得“留云之款式”之理,在他的画中,虚处亦是实处,留得云是云、水是水,留得空而不空、白而不白、虚而不虚。故其所作山川树石,烟云秀润,拙中带秀,蕴蓄丰厚。这在他的山水和花鸟中得到了明显的印证。
他的画总体上继承了董源而下的写意精神,注重士夫气息。用笔的技法上吸收了元人山水画中注重“线”的表现,尤其追求“苍”、“润”效果。他画的山石树木总是经过多次的皴擦渲染,墨色极其浓重,而浓重里运用笔线皴法隐含着丰富细微的明暗变化,通过层层积墨效果的对比关系来传达山水的“浑厚”与“苍秀”。用笔做到了龚贤所说的“欲秀而老”。“秀而老”既是准确而简练,又是流畅兼沉厚。启先生晚年用笔大胆泼辣而苍劲活泼,凸显出了他用笔的“秀而老”。启功先生于绘画不甚谈丘壑之景、造化之奇,却对“笔墨”二字津津乐道。须知,这正是山水画的深处文章。一般人求奇、求新,求与众不同、夺人眼目。这并不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境界。山水画中,皴法最关笔墨宏旨,而笔墨最达气韵之源。“气宜浑厚,色宜苍秀”,也正是启功先生对山水画笔墨精神的追求。
从表现的艺术形式看,启功先生的作品似乎并没有新颖不凡的创见,但细节品味之,却处处耐观,笔笔可品。中国画创造性并非仅着眼于外在形式,赋予旧形式内涵以新的感悟,则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启功先生的作品,初看平,但平中见奇,细节讲究。其构图层次丰富:山水之画,遥峰淡远,近岭盘旋,瀑流溪水环绕其间,具有深远之空间感;视点中心处,古木葱郁,亭舍俨然,略加点缀之人物更有画龙点睛之妙。竹石花木之图,搭配巧妙,浓淡有致,疏密错落,各据部位,欹正相依,相应成趣。哪怕仅是几笔兰竹,也意境不凡。其用笔点染相宜,相得益彰。细致处笔触精细,笔笔皆有交代:古木坚石,皴染苍老,古朴浑雄;新箨修竹,笔力挺拔,灵动婀娜;浑然处用笔简省,润染自如,然亦常在铺染及虚白处略加勾勒,淡淡几笔,顿显奇趣。其设色以淡雅为尚,即使纯水墨,亦多用淡墨,偶用色,亦多以淡彩为主。总之,澄澈、淡雅、明快为先生有意追求之基调。其作品看上去赏心悦目,想必启先生作画状态快乐平静,是祛病增寿的手段。
启先生在醉心传统、继承的同时,也有随意的生发。在其绘画创作中时有体现。如其对色彩之大胆使用即颇见此种精神。他的《秋山》一图,色彩斑斓,其题跋云:“近获诸色颜料一小盒,试笔得此,堪发方家一噱”。若论启先生对色彩之大胆处理,不能不谈及其竹、松。先生曾自嘲云:“以免批我为‘黑画’也。”此见先生幽默。继而又云:“其实,又何有墨色之松竹,不过聊为遣兴而已。”先生此语方为正解,亦为对绘画艺术之卓识。无论墨竹,还是朱竹,其实皆为画家托色写志之媒介,并非实际之状。墨竹洒脱遒劲,朱竹热烈奔放,各有情致寓意,观者又何必斤斤于用墨用色乎?故启先生题红竹诗曰:“风标只合朱研写,禁得旁人冷眼看。”
启功先生本是当代著名之旧体诗人,自幼即受到良好之诗词教育,作得一手好诗。而尤为难得者,其绘画、书法、诗词均能打通,得一“融”字。先生之老师皆为通学硕儒,皆强调其中相通之处。对诗而言“工夫在诗外”,对画而言“工夫在画外”。启先生在画跋诗文中多次谈到这一见解,如《张见阳画云山袖卷跋》云:“见阳不以画名,此临米家山,楚江云物,宛然在目。盖其胸襟蕴蓄,不减敷文,发于笔墨,故能沉着痛快如此。”《竹涧幽深》图自跋云:“拈毫不费推敲力,自有心声纸上吟。”此“胸襟蕴蓄”,此“心声”,正画家所必须具备的人文修养。而先生专门著有《谈诗书画的关系》一文,更有许多精彩之论,如云:“(倪瓒和八大的画与诗)所以说他们是瑰宝,是杰作,并不因为作者名高,而是因为这些诗人、画家所画的画,所写的字,所题的诗,其中都具有作者的灵魂、人格、学养。纸上表现出的艺能,不过是他们的灵魂、人格、学养升华后的反映而已。”
在以“独创性”论英雄的20世纪,传承被忽视了,许多带有“时代性”的创新之作成了没有根砥的浮萍,不耐看、站不住,是不可能传世的。启功先生作品存在的意义在于,它保存了中华民族书画艺术中的人文精神,这在传统精神断裂、传统优秀价值观缺失的今天尤其宝贵。启先生的绘画,成为典雅中国绘画传统的遗响,对于后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