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是汉民族历时几千年人文风俗的体现。它的色彩表达、吉祥纹饰的运用、质料工艺的更新,都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卓绝创造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汉服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希望大家喜欢!
汉服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天人合一”的形制内涵
“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它的理念和人生理想追求体现在汉服的设计中,表征了汉服的深层意蕴和外在形式的审美。汉服中的许多细节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比如,汉服中的宽大袖口,表征了天道圆融;汉服中的深衣体现出公平正直和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正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赋予了汉服特有的意蕴。
“五行”和“五色”的色彩内涵。
色彩对服饰的审美效果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汉服的色彩不仅能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而且还能集中反映其文化内涵,具有较强的象征性。
汉服自出现以来,其在色彩使用上便有着明确的规定,反映古代人对自然色彩亲近的理念,汉服“五色”与中国的阴阳五行有着重要的关联,人们使人的自然行为与世间万物运行规律保持协调,体现汉服的审美意蕴。
“文质彬彬”的“中和”之美,汉服将内容和形式进行统一,将事物组构的意蕴和内容有机结合。
在汉服的服饰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体现人与人的交际礼仪; 第二,体现人们的身份地位和品行;第三,追求美学上的审美意蕴。汉服在艺术形式上将各个要素进行有机整合,体现出“中和之美”。
__近年来,汉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许多的青年人本着复兴汉族传统服饰的信念投身到汉服文化产业中来。
就比如现在很多穿汉服的人大家都喜欢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们,“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无双”不过这句话大多数是用在男士身上,但是这句话其实比喻的是2个人,形容他们的郎才女貌,然而这些诗句都是属于我们应该传承下来的汉文化。
可是很少人知道这句词最初是改编自“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最初是古风爱好者用来形容欧阳明日这一温润如玉的公子形象,现在许多人在形容翩翩古装公子的时候也会用这句话。原句应该是“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出自据说是一名女子写的诗,作者姓名等不详。“陌上人如玉”应是指女子容颜美丽倾城,“君子世无双”是说翩翩公子绝世无双。两句放在一起应该是说两人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相传为黄帝发明,西周起汉服已具基本性质,到了汉朝已经全面完善并普及,已有几千年历史。
汉服的历史源远流长,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装、华服,从三皇五帝时期起,至满清“剃发易服”时止,汉服走入人们的生活又悄然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传统服饰。
说到汉服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女汉服,很柔美、很绚丽,然而男士汉服也很漂亮很帅气。汉服男装一般需袖长过指尖,身长过脚踝,以微露鞋面不拖地为宜,不宜袖长、衣长过短。
汉服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朝初年,古汉服渐渐从人民生活中消失,古汉服并没有完全消失,人们仍然能看到她的影子。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侣服饰就保留了下来。
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品位,植根于将汉文明的核心礼仪文化。
汉服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有一定的变化,但其基本特征却始终如一。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加之以冠,以示成年。另外,汉族人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