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节气里面的其中一个,小寒是冬天里面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对此关于小寒时节你们了解多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小寒时节的传统习俗简介,欢迎参阅。
1,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
2,冰戏
冬天到来之后,河面会冰封起来,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这样的游戏方式和打雪仗一样给人们带来很多欢乐。
冬日是万物敛藏的季节,所有人和生物都应该养精蓄锐,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shen防寒"。传统医学方面认为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所以冬天的养生基本的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
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代表冬天中气候变化的节日,标志季冬时节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既然我们都知道小寒天气很冷,为什么不叫大寒呢?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1、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用多种食材制作而成,这些食材大多都有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小寒之后不久的腊八节也是要喝腊八粥的,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又可以驱赶寒意,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2、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在以前冬天的时候,人们可以吃的蔬菜很少,黄芽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冬日蔬菜的匮乏,到了现在,即使是在冬天,人们也能吃到许多新鲜的蔬菜了。
3、体育锻炼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有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斗鸡等。如果正巧碰上下雪,许多人就会到外面打雪仗,堆雪人等等,总之是十分的热闹。自古以来体育锻炼就是一种增强人体质的好办法。在寒冷的冬天,多运动可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减少生病的可能性。
1、注重食补
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温热食物,为身体补充营养和能量,体质虚弱的人还可以适当食用红肉这样的高脂食物。此外,紫菜和海带等海藻类食物,也是很好的选择,它们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体的供血功能。
2、适当药补
适当进行药补,可以防御冷气的侵袭。这一方面人参、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小寒养生,健脾化痰、滋阴润肺的食物必不可少,推荐龙眼、山药、莲子、芝麻、百合等。药补需因人而异,体质偏热的人本身就容易上火,在进补时就要适量,还应注意辛辣油腻的摄入。
3、起居保暖
冬季睡眠的保证,对维持身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小寒时节更是如此,要做到避寒就应尽早入睡。夜间11点到凌晨1点之间,是一天之中最为寒冷的时候,也是最适宜的入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