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百科知识 >

春分节气的气候特点

| 梓炫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分节气的气候特点,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春分节气的气候特点

春分节气的气候特点

1、风沙:春分时节,在我国的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还处在冬去春来的过渡阶段,晴日多风,乍暖还寒。在这些地区,大风卷起的扬沙、高空飘来的浮尘

2、低温阴雨:在春分时期,当有冷空气连续入侵我国南方,会出现温度持续偏低的春寒天气,此时,再有相伴的连阴雨,对农作物会有很大的影响。

3、 倒春寒: 初春时节,当气温回升比较快,之后又出现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偏低,这种天气现象人们称作倒春寒。

4、 春旱:华北有"十年九春旱"和"春雨贵如油"之说,进入3月后土壤解冻,小麦返青;春季作物由南向北播种。

春分节气的含义

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

春分的美好象征

春分古时又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并非传统节日,而是一个指示农业生产的重要节气,从它的别名中亦可见一斑。

春分时昼夜等长,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逐渐昼长夜短。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中提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明史·历一》则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由于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民间还留下了“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的说法。

春分注意事项

1、多甜少酸

祖国医学表示,当肝气旺盛的时候,脾胃会变得很虚弱,这个时候若是在大量进食酸味的食物,会导致肝气过盛,从而造成脾胃受损还。所以说,春分节气将至,人们要注意少吃点酸味的食物。相反,应该增加甜味的食物进食,比如说蜂蜜、大枣等,帮助滋养脾胃,保护肝脏健康。

2、吃应季食物

季节不同对应的食物也是不同的,想要养生的话,就要选择应季食物进食。在春季的时候,自然要吃一些新鲜的,比如说豆芽、春韭、香椿、菠菜、豆苗、春笋等等。还有就是,春季很多野菜长出来,大家可以去田野上挖掉野菜吃一吃。

之所以推荐吃应季食物,那会因为这些蔬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吃了以后能够维持各种元素之间的平衡。而且新鲜的应季蔬果,能够提供的营养素更多。

春分传统习俗

1、竖蛋

据说是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竖起来。有史料记载,这个小游戏在中国已经玩了四千多年了,而现在这个小游戏,或者说这个春分的习俗,已然成为了全世界都在玩的小游戏。据说春分这天受地球引力影响,鸡蛋是最容易立起来的。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2、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3、吃春菜

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4、送春牛

送春牛,实际送的就是印有农历节气的二开红纸或黄纸,上面还印有耕田的图样,名曰“春牛图”。一般都是些机巧的人挨家挨户的送,说些吉利的话,唱些应景的曲儿,直到主人家愿意掏钱买下春牛图。

5、放风筝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这一传统民间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6、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按习俗,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147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