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百科知识 >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

| 婉玲

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都是由来已久,早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并且在古代的时候过节更加热闹,有非常多的风俗活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和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神仙的先声。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风俗:送孩儿灯

在每年正月十五的时候,民间都会有非常多的灯展活动,其中“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正月十五元宵节风俗:吃汤圆

元宵节吃元宵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寓意很吉利美好。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风俗:舞龙灯

在中国龙是吉祥和权威的象征,也是古代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在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还有高跷会活动,一般是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正月十五元宵节风俗:狮子舞

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中,街上会非常热闹,各种各样的表演,其中舞狮非常有趣。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10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