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是公历还是农历的意思
阳历,也称公历,但是公历是阳历的一种,大多数国家都在使用的历法是阳历,而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农历被称之为阴历,但也是被包含的关系。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阳历以每年的1月1日作为新年的开始,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闰年的二月有29天。
阳历是一种“太阳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历”,它是根据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一年制定的历法。根据阳历的日期可以很清楚的区分四季冷暖的变化,但是,根据阳历制定的“月份”却无关与月亮的盈缺,朔望。
现行西历即格里历,又译国瑞历、儒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称西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公元”产生于公元6世纪。
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几乎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__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耶稣出生于古罗马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284年的说法,主张以耶稣出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年方法,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
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于1912年开始在中国正式采用,取代传统使用的中国历法农历(即时宪历),而中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历,西历在中文中又称阳历、西历、新历。
虽然格里历改革是以宗教原因为出发点,但改革的重头贡献是给文明社会提供了一个准确又可靠的公务与民用的日历系统。格里历改革虽然早在1582年就已制定,但还是经过了之后的几百年才被所有国家慢慢采用 – 德国在1700年开始正式采用, 而俄国一直到了红色革命后的1918年才从儒略历改到格里历。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采用西方的公历,俗称“新历”,与中国旧有的历法相对。1949年后则正式采用公元纪年。而阴历也叫太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所谓“月有阴晴圆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都不算。中国自古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一般称为“农历”。很多人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其实二者还是有差别的。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如果完全按照阴历来,可能不出五年,我们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因为中国的历法中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叫“置闰法”。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称为闰年。比如2016年、2020年都是闰年。
农历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安排农业生产。所以二十四节气来自阳历,而非阴历。但是,除了清明节之外,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都是根据阴历设置的。如今,属于汉文化圈的人们每年仍要庆祝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所以说,中国传统的历法是结合了阳历和阴历的一种阴阳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