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是多彩多样, 百家姓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姓氏,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刨根问底的问过了我们的长辈吧,对于百家姓的姓氏,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百家姓中蔡姓和田姓的来源资料”,欢迎阅读与借鉴!
蔡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姞姓,为黄帝支裔。据《国语。晋语四》所载,"黄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是也。"又据《潜夫论。志氏姓》所载,"姞氏封于燕┄┄姞氏之别有阚、严、蔡、光、鲁、雍、断、须密氏。"古时 燕地大致在今河北北部。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得后裔。周灭商后,封文王第5子叔度于蔡,让他与管叔、霍叔一起监管殷得遗民,称为"三监"。武王死后,周成王年纪太小,周公旦(武王的弟弟,又称周公)因此临朝摄政。管叔、蔡叔、霍叔等都很嫉妒周公摄政,便联合武庚反叛,周公讨伐 武庚,事后处死管叔,并将蔡叔放逐。后成王改封蔡叔度的儿子胡于蔡,称蔡仲。春秋时,因受楚的逼迫,多次迁移。蔡平侯时迁新蔡(今属河南),称上蔡;昭侯迁州来(今安徽凤),称为下蔡。蔡国传23代,历24君,立国600多年,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攻灭,子孙散居楚(今属湖北)、秦(今属陕西)、晋(今属山西)、齐(今属山东)等各国,以国为姓氏,称蔡氏。
二、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蔡氏主要是在今河南、安徽境内发展繁衍,也有到外地做官留居当地者。战国时,燕有蔡泽、齐有大夫蔡朝、楚有大夫蔡鸠、晋有太史蔡墨。这说明今北京、陕西、山东、湖南、湖北、山西境内在战国时已有蔡氏居民。汉代,已有蔡姓人居于今江苏、浙江,如西汉蔡千秋为沛人(今江苏沛县),东汉有陈留(今属河南)蔡邕和上虞(今属浙江)蔡邕。汉末,蔡丕任五原(今属内蒙)太守,在当地安家,其子孙居住在朔方一带(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两晋之际,蔡氏有族人随中原士族南渡,居于江、浙一带。在南北朝时期已有蔡氏人徙居于今宁夏、甘肃境。如北魏蔡袭为高平人(今宁夏固原),北齐蔡俊为石门人(今甘肃渭源县西南)。唐初,有蔡氏族人随陈元光入闽,居于漳州、浦州,又迁念都鸿儒屿,其后子孙繁衍,分别迁往龙溪、赤岭及广东广州等地。唐末,中原战乱,河南蔡氏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先居于福建宁华县,二传又迁至广东梅州。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有蔡姓部属随从,后留台湾垦荒,此后,又有大批的蔡姓人从福建、广东到台湾开基,有的又移居东南亚及欧美 诸国。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九峰堂":宋朝蔡仲默,少年时跟朱熹学习。才30岁就放弃科举,专攻理学。隐居在九峰,人们称他"九峰先生"。 "龙亭堂":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对文化事业的发展,立了极大的功,封"龙亭侯"。 蔡姓又以"济阳"为其堂号。
2、【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郡置郡,治所在济阳。约相当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晋室南渡后废。
四、历史名人
蔡 伦:东汉宦官。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 进造纸术,采9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时称"蔡侯 纸"。被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 邕:东汉时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博学多才,爱好辞章, 精通音律。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以定"六经"文字而著称,世称"熹 平石经"。而且还是东汉四大画家(其他为:刘褒、赵岐、张衡)之 一。又工隶书,创"飞白"书。 蔡 琰:东汉女诗人,蔡邕之女,字文姬,故又称蔡文姬。博学 有才辩,且通音律,有"才女"之称。以《胡笳十八拍》著称。
蔡(Cài)姓出自姞姓,为黄帝支裔。得姓始祖:蔡仲。周武王将其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其子胡是为蔡仲。蔡国传二十三代,历二十六君,立国六百多年,公元前四四七年方被楚所灭,亡国后蔡姓子孙散居各地,以国为氏,称为蔡氏。蔡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四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六,在台湾排名第九。
济阳郡汝南郡丹阳郡诸支挺秀;
克慎堂贺岁堂承启堂各族争芳。
——全联典出蔡姓的郡望和堂号。
芳池月映《胡茄》拍;
故宅风存“飞白”书。
——上联典指东汉著名女诗人蔡文姬,名琰,字文姬,蔡邕之女,有“才女”之称。其入胡的故事家喻户晓,作品《胡茄十八拍》尤为著名。下联典指东汉时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他博学多才,善散文词赋,又工书且画,曾创“飞白”书,是东汉四大画家之一。
琴声经学先生事;
荔谱茶笺学士风。
——上联典指南宋理学家蔡元定福建建阳人,在理学、易学与音律研究等方面均有成就,常与朱熹对榻讲论经义。四方求学者,必俾先从定元质正。有《律吕新书》《大衍详说》《八图阵》传世。下联典指北宋书法家蔡襄,仙游人。官至端门殿学士。为“宋四家”之一。有《茶录》《荔枝谱》等。
桂阳纸造,和帝颁诏夸技巧;
泉郡修桥,闽人勒石颂仁风。
——上联典指东汉宦官蔡伦,桂阳(今湖南郴州)人。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创造用树皮、麻头、敝布、鱼网造纸之法。时称“蔡侯纸”,于公元105年献给东汉和帝,受到高度赞扬。下联典指北宋时杰出书法家蔡襄,兴化仙游人,工书善画,其楷、行、草书皆具特色,为“宋四家”之一。著有《茶录》《荔枝谱》等。知泉州时,建洛阳桥,植松七百里,闽人勒碑颂其德。
附:
铁血救国;
耕读传家。
——此联为萧子升赠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蔡和森联。
芳池月映;
故宅风存。
——此联为湖南省耒阳市蔡侯(伦)祠联。
耒将兰气冲皇泽;
去引星文捧碧空。
——此联为唐代诗人蔡希周《奉和扈从温泉宫承恩刚浴》诗句联。
平生慷慨班都护;
万里间关马伏波。
——此联为孙中山挽蔡锷联。
惜竹不除当路笋;
伐薪教护带巢枝。
——此联为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赠友联。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芝草无根,醴泉无源。
——此联为清代诗人、书法家蔡之定撰书联。
自九峰别派龙峰,衍百代弘扬祖德;
由仙里卜居犀里,至三世以嗣乡贤。
——此联为福建省莆田市(古称“兴化”,又称“莆阳”)蔡氏宗祠“建阳堂”联。
相宝琼林历宋、历元、历明、历清,祖德千年不朽;
敷功帝关为卿、为伯、为臬、为宪,孙谋百世长光。
——此联为台湾省金门岛双乳山下青山坪琼林村蔡氏家庙联。
薛家新制巧;
蔡氏旧名高。
——佚名撰文具纸张店联。上联典指中唐女诗人薛涛。下联典指东汉东汉造纸术发明家蔡伦。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妫姓,妫满之后,为陈氏所改。相传帝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他们在妫汭河边居住,他们的祖孙有留在妫汭河一带的,就是妫姓。周武王灭周后,建立了周朝,便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为帝舜之子商均的第32代孙)。武王封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陈胡公。
2、出自黄姓所改。明朝初年有辅佐惠帝的黄子澄,因废削诸藩之权,而引起了靖难之祸,京师不久便被各诸侯攻破,黄子澄被俘获,不屈而死,他的儿子为避祸而改名换姓为田终。后子孙也以田为姓,称田氏,多在北京附近。
二、迁徙分布
田氏最初发源地是今山东省境。自秦国吞并齐国后,田姓最初是向西、北之地迁播。汉初,田氏贵族,曾先后裂地称王,但不久均被灭掉。为了清除各地反叛势力,维护汉朝统治,汉高祖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今属陕西),田氏贵族也就不得不迁入此地。再后,田氏族人又有迁徙至北平(相当今河北、天津一带)。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这段时间里,田姓的郡望又有信都(今属河北)、范阳(今属河北)、颖川(今属河南)、汝阴(今属安徽)、并州(今属山西)、易州(今属河北)、汾州(今属山西)、衮州(今属山东)等地。可见,汉至隋唐之际,田姓已基本上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宋时,田氏南迁繁衍于今福建、广东等地。据有关资料所载,田希圣为田氏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4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2传至滋茅,徙居福建长丁;芝英迁广东兴宁。田滋茅子松岗,于宋末迁广东海阳,后徙达埔,为大埔开基始祖。明清之际,田姓便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总之,从历史上看,田姓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 清初湖广填四川此次移民运动中,原居于湖广麻城孝感里的田玉美一脉族人迁居至四川东道重庆府合州金子沱田家河坝居住,后人遍布今重庆合川市境内以及四川、重庆等地。
三、郡望堂号
【堂号】
"贫骄堂":战国时候田子方做魏文侯的老师,一次子方在路上遇到太子,太子急忙下车拜见子方,子方不还礼。太子问道:"是富贵的人可以骄傲?还是贫贱的人可以骄傲呢?"子方答道:"只有贫贱的才能骄傲!诸侯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国;大夫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家;贫贱的人如果自己的行为不合当官的心,说话当官的也不听,就到别的国家去,像丢掉破鞋子一样。富贵的人怎么能和他们一样呢?"
【郡望】
北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北。
雁门郡:战国始置郡。此支田氏,其开基始祖为唐太尉田承嗣。
京兆郡:汉时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此支田氏,为西汉大臣田蚡之族所在。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此支田氏,其开基始祖为北宋右谏大夫田瑜。
四、历史名人
田 光:燕国著名的侠士,他结识燕太子丹后,曾把荆轲推荐给太子丹以谋刺秦王政,太子丹要田光保证不泄密,田光便抽刀自尽,让太子放心,又激励了荆轲。
田 文:战国时,齐国大臣。他轻财下士,门客三千号"孟尝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
田九成:明初农民起义军首领,他在陕西勉县,以白莲教组织农民起义。
田 横:本齐国贵族,秦末从兄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兵败奔彭越。汉建立,率五百人逃亡海岛,因不愿称臣于汉,全部自杀,此岛后称"田横岛"。
田 何:今文易学的开创者,专治《周易》,西汉立为博士的今文易学,都出于他的传授。
田 单:战国时人。最早采用火攻战术的大将,曾采用火攻战术击败燕军、收复70多城。
田 骈:战国时思想家,齐国人。他治学黄老,借道明法,讲学稷下,善于雄辩,与慎到齐名。
田(Tián)姓出自妫姓,妫满之后,为陈氏所改。得姓始祖:田完。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前代圣王后人——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胡公满十世孙妫完,为人谦逊有礼,一向很有贤名,齐桓公任命其为公正(管理工匠的官),并封他于田地。其后子孙就以采地为氏,称为田姓。田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六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八。在台湾排名第七十九。、历史上,田姓可谓是名人荟萃。在二十四史中,田姓单独列传的名人就有一百二十七人。
雁门郡天水郡宗功久远;
风翔堂贫骄堂祖德绵长;
——全联典出田姓的郡望和堂号。
口传心授得真谛;
十雨五风庆有年。
——此联为以鹤顶格嵌田“田”字析字联。
遥思五百英雄岛;
仰慕三千食客家。
——上联典指秦·齐王田荣的弟弟田横,秦末从兄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兵败奔彭越。汉建立,率徒五百人逃亡海岛,因不愿称臣于汉,全部自杀。此岛后称“田横岛”。下联典指战国时齐国名臣田文:他轻财下士,门客三千,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
民歌父母中郎将;
众号神君进士身。
——上联典指唐代中郎将人田仁会。永徽年间天大旱,他自己站到太阳下曝晒以祈雨,果然使粮食丰收,百姓们歌颂他如父母。下联典指宋代进士、观文殿学士田况。有《奏议》二十卷,众人称他为“神君”。
图画增荣相国寺;
庭花竞茂紫荆堂。
——上联典指唐代画家田抱玉,玄宗时相国寺绘护国除灾图,时称一绝。下联典指源出田姓紫荆堂。据传,隋朝田真、田广、田庆兄弟三人重义。兄弟分家时,堂前有一棵茂盛的紫荆树,大家商量着要破为三份,那树却很快枯死了。田真叹道:“树本来是一棵,因要劈开而枯死;何况人呢?”兄弟三人受感动而不再分家,紫荆树又复活而且更茂盛了。从此,三兄弟以和为贵,成为世代佳话,所以田姓人门上常有“紫荆传芳”“荆花荣茂”之语。
遥思五百英雄岛;
仰慕三千食客家。
——上联典指秦·齐王田荣的弟弟田横,秦末从兄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兵败奔彭越。汉建立,率徒五百人逃亡海岛,因不愿称臣于汉,全部自杀。此岛后称“田横岛”。。下联典指战国时齐国名臣田文:他轻财下士,门客三千,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
附:
凭栏霄月近;
倚仗海云回。
——此联为明代文学家田汝成题西湖南高峰联。
四面湖山来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此联为前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田家英(1922-1966)自题联。
兄弟翕和,祥见庭前荆树;
山林隐逸,佳在眼底烟霞。
——佚名撰田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汉代名人田真。下联典指唐代诗人田游岩。
一代箕裘,且漫说爵授安平、车称丞相;
百年俎豆,只勿忘孟尝好士、荆树荫庭。
——此联为安徽省无为县二坝田氏宗祠联。联典指战国·田单、西汉·田千秋;战国·田文、汉·田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