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姓,中华姓氏之一,源自姬姓和少数民族改姓。西周初期,周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受封于岑,子爵,建立岑国,其地为梁国岑亭(今陕西韩城南),其后裔以国为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岑姓的起源和来历,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岑姓的起源和来历
源流一
出自姬姓,为西周王室姬渠之后,属于以国为氏。
史籍《吕氏春秋》记载:“周文王封其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其地也,今梁国岑亭是也。”
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封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
源流二
出自百越之娌人,属于少数民族改姓。
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岑,望出南阳,又,两越娌人多岑氏”。娌人,即俚人,大多聚居在今粤西茂名、雷州等地,时间为秦汉至唐末。
对俚人活动的记载,最早见诸于史籍《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十二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附,封为归汉里君”,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为此作注:“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族人”。
源流三
出自古僮族,即今壮族,属于少数民族改姓。
相传,壮族先民有名无姓,于是各部落首领集会商定各部落的姓氏。因主持人部落最强大,故以“黄”(表大王之意)为姓,擅长养黄牛的部落以“莫”(表黄牛之意)为姓,擅长猎鸟的部落以“陆”(大鸟)为姓,擅长养狗的部落以“麻”(神犬)为姓。就此,大家都因有了姓氏而欢呼雀跃。但在江岩之地为大家杀牛做饭的部落首领,见大家都有姓氏而自己没有,因此大发其怒,以刀拍击砧板来表示不平,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该部落就以“岑”(砧板)为其姓。
西周时期,岑国(今陕西韩城南)是岑姓最早的发源地。
秦汉时期,岑姓在南阳逐渐繁衍壮大。汉朝时,南阳人岑彭辅佐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成为开国名将,名垂青史,南阳成为岑姓的郡望。
宋朝时期,岑姓约有2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江西等地。
明朝时期,岑姓约有4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浙江等地。
当代,岑姓约有52.6万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贵州三省,约占全国岑姓人口的68.4%;其次分布在海南、浙江、四川、河南、湖北、云南、安徽、江西等地,约占全国岑姓人口的26.7%。全国形成了以两广为中心的岑姓大聚集区,东北、陕甘宁等地岑姓人口十分稀少。
姬渠,周文王异母弟姬耀之子,受封于岑地,为子爵,建立岑国,故渠又称为岑子。岑子之后,以国为氏,并尊岑子为得姓始祖。
郡望
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治所为宛县。西汉时,为全国五大都市之一;王莽受封南阳新都(今新野东南);玄汉更始帝于南阳登基;东汉时,被尊为帝乡。唐初为邓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邓州为南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称州,此后不再设置。南阳郡辖境在汉代相当于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郡望开基始祖为岑彭。
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
宗祠楹联
四言通用联
源自姬姓;望出南阳。
全联典出岑姓的源流和郡望。
舞阴列爵;魏郡化民。
上联典指东汉初年南阳棘阳人岑彭,字君然,东汉中兴名将,因功封爵舞阴侯。
见《后汉书-卷十七·冯岑贾列传》,“论曰: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唯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两将之功,实为大焉。若冯、贾之不伐,岑公之义信,乃足以感三军而怀敌人,故能克成远业,终全其庆也。”
下联典指岑彭玄孙岑熙,出任魏郡(治今河北临漳)太守,招隐逸之士,参与政事,不烦扰百姓,深得民心。
见《后汉书-卷十七·冯岑贾列传》,岑熙“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含哺鼓腹,焉知凶灾?我喜我生,独丁斯时。美矣岑君,於戏休兹!’"。
直称右相;望重南阳。
全联典指唐朝南阳棘阳人岑长倩,天授元年(690年)拜文昌右相,封邓国公,权势仅在武承嗣之下。南阳岑姓声望达到顶峰。
见《旧唐书·卷七十·列传第二十》。
一门三相;五世俱卿。
上联典指唐朝岑文本相太宗、文本从子岑长倩相则天、文本孙岑羲相睿宗的一门三相故事。
下联典指东汉岑彭官至征南大将军、彭子岑遵官至屯骑校尉、遵孙岑杞官至光禄勋、杞子岑熙官至侍中、熙子岑福官至黄门侍郎的五代皆卿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