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百家姓 >

廖姓的起源和历史

| 梓炫

廖姓,中华姓氏,得姓始祖为廖叔安,古廖国第一任国君。发源地是古廖国都城(今河南南阳市唐河县) ,在宋朝百家姓排第342位。廖和董两姓出自一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廖姓的起源和历史,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廖姓的起源和历史

廖姓的起源和历史

源于姬姓

出自周文王后裔召伯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周文王之子伯廖于古飂国之地,在今河南唐河南的湖阳镇,春秋初灭于楚国。子孙以国为氏。由于廖国国小势弱,也不见于经传,难以确考。很有可能廖、蓼、鄝、飂同为一地,同出一人之后。 在召伯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廖氏,成为廖氏的一个来源。秦、汉以前,在今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分布有廖氏族人。到了汉朝时期,召伯廖的后裔廖颉担任过钜鹿太守,在历史上。钜鹿地区(今河北平乡西南部)的廖氏曾经为当地望族。

源于己姓

出自远古颛顼帝后裔叔安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传说,颛顼娶滕氏奔的女儿女禄氏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叫老童,廖氏的始祖叔安便是他的后裔。叔安是帝颛顼的后代,夏王朝时被封在飂国为侯,飂,与廖音同,有些古书中也写作郅、蓼、嫪、廖,那是叔安传三十七世到春秋时期以后,飂伯高把“飂”字改写为“廖”字而成为廖氏。飂国,就是叔安的封国,西周初为周吞并。飂国灭亡后,其王族后裔以及国民有改“飂”为“廖”者,称廖氏,以念故国,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偃姓

出自远古颛顼帝后裔皋陶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皋陶为尧舜时代的刑官,皋陶氏族属于东夷族一支,皋陶,字庭坚,偃姓,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西周初其后裔被封在蓼,蓼国古城在今河南固始东北蓼城冈,公元前622年被楚穆王所灭。古代蓼、鄝、廖通用,蓼国之后有廖氏。

源于改姓

1、出自殷商末期宫廷官吏,属于避难合姓为氏。殷纣王执政时,在宫廷中担任管理冠盖之官的颜氏、和管理服裳之官的缪氏两位大夫因之弃官,隐居到维阳(今甘肃武威),两家居于一处,相亲相敬,遂合二氏之字改姓为廖氏,两家的后代由此合并,世代相传至今。

2、出自张姓,入赘廖家而改姓。明代福建人张元入赘廖家,改姓廖,其子孙遂为廖姓。

廖姓的得姓始祖

廖(飂)叔安。黄帝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夏朝宗室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其后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开国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廖叔安,出生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带),是廖氏宗祖。夏朝时,在蓼国为王,称”蓼王”,后人以国为姓为“蓼 ”亦作 “ 风 ” 字边“飂氏”。

古蓼国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唐河县、桐柏县,湖北省枣阳市、随州市,都城在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飂氏传到 36 世伯高时,才去风加广成为“廖”。

廖姓的迁徙传播

廖姓最早发源于河南省境。廖姓历史上最大郡望“汝南郡”早期即出此地。

秦汉之际,廖姓始有迁往周边地区者。伯廖一支形成巨鹿郡望。另有汝南廖姓后裔廖惠避秦之乱而迁河南(据《廖氏源流序》)。

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永嘉之乱”始,北方廖姓大举南迁,此期,廖惠后裔廖化自襄阳(今湖北省襄樊)迁入四川,是为入蜀始祖。传自廖世璋,居江苏南京,其二子分别入居洛阳、浙江永嘉。传自廖延龄,任武威(今属甘肃省)太守。另有晋代隐士廖堂,将乐(今属福建省)人,为最早入闽者。

唐时,入闽者甚众。唐初有廖姓随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唐末有廖姓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廖惠一支传至廖崇德,任江西虔化令,其后人又有迁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寨,进而迁上杭等地者。

宋代,廖姓已是福建大姓,名士辈出。

元代以前廖惠一支迁徙情况,《兴廖氏族谱》所述较为明晰:“其先祖世居汝南,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战乱,播迁于江南各地。唐时,其祖由江西雩都,避唐末之乱,迁于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寨。后子孙因乱,又迁顺昌,廖氏居于闽者益众。至宋末,再由宁化经长汀、上杭、永定,而入广东大埔、梅县、兴宁、五华等地区。”

明代,山西大槐树廖姓分迁于河北、河南、江苏、北京等地。

清代,闽粤廖姓有迁入台湾进而移居泰国、新加坡等地者。

今日廖姓以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广东等省居多,上述五省廖姓约占全国汉族廖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

廖姓的郡望堂号

郡望

武威郡:西汉元狩二年春置郡,古称凉州、雍州、姑臧、休屠,西北首府、六朝古都,廖氏最大的郡望,有天下廖氏出凉州之美誉,地处凉州平原。

汝南郡:汉高帝四年置郡。相当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时移治平舆。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东汉移治今宁晋西南。

堂号

武威堂

唐贞观年间,廖崇德任虔化(今江西省宁都)县令,政绩显著,深得民心。崇德的父辈曾任武威太守,其后裔从唐代起几百年间声势显赫,均以“武威”为堂号。武威堂是流传最广、人口最多的廖氏堂号。“崇德之父辈曾任武威太守,其后裔自唐代起几百年间声势显赫,均以武威为堂号。”如今的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乃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的廖姓人,大多是武威堂的后裔。

世彩堂

是廖氏的主要堂号之一。“世彩”的内涵:一是长寿而有福气,“为官者只有造福于百姓和乡里人,才有这样的好福气”;二是宋皇帝(钦宗)御封“世彩堂”,更为显赫而耀。廖刚是宋朝一位极有胆识、极有谋略、威望很高的大臣。他的曾祖母活到93岁,曾祖父享年88岁,他们都看过自己的第五代孙子。廖家累世奉养白发老人,所以廖刚把自己的厅堂命名为“世彩堂”。后世许多廖姓宗族都喜欢用“世彩堂”作为堂号。

汝南堂

汝南郡是廖姓最早的发祥地,汝南堂是廖姓人以其祖先发祥地汝南郡取名的堂号,是廖姓最古老的堂号

果烈堂、中乡堂

蜀汉廖化,为关羽主薄。关羽败亡,廖化在战场上假装已死,得逃回蜀。拜宜都太守,迁右军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所以叫“中乡堂”。又因他做事果敢刚烈,就叫“果烈堂”。

紫桂堂

宋朝时候,廖君玉以朝清郎兼英州知府,他一生好学,在桂山建了一个书房叫“紫桂堂”,因此廖氏有称“紫桂堂”的。

万石堂

宋工部尚书廖刚,娶秦国夫人张氏生子四,皆士,皇上赐每人官禄两千石,父子五人共享万石,时人号称“万石廖氏”。诗云: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瓜锦欣瓞衍,栾世庆荣昌。

清武堂

据《廖氏大族谱》载:“明初,张元子入赘廖家” ,为福建诏安官坡张廖一族之源。这派族人从张氏郡望“清河”、廖氏郡望“武威”中各取一字,合为“清武 堂”。

其他堂号

另外,廖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中乡堂””、“垂裕堂”、“崇远堂”、“馨德堂”、“紫桂堂”、“知本堂”、“本思堂”、“五桂堂”、“武城堂”、“慕维堂”等。

115938